引言:现阶段,我国已经正式步入信息化发展时代,各种社会矛盾、思想文化互相影响与叠加,一些模糊认识以及错误观念不断出现,如何更好管理舆论、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成为需要新闻舆论工作重点关注的时代命题。高速公路企业作为与民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较为密切企业,在这种全新发展形势下,要想持续增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充分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就必须要依托新闻舆论工作,树立一个良好内外部形象,让企业战略部署决策可以得到及时推广与传播。
高速公路企业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作用
随着融媒体平台的迅速推广与应用,人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内容,在信息真假难以全面便捷的情况下,大部分公众都无法拥有稳定自主思维,容易被舆论所引导,对于同一事件从不同层面组织实施评价,往往会诱发多方面舆论导向问题,使得网络舆情过于复杂、难以得到全面管控。同时,网络当中言论十分自由,一些用户极易携带不满情绪表达自身想法,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建设牵连范围十分广泛情况下,关系到群众切身权益,进而深受人民关注和重视,经常出现“豆腐渣功能、偷工减料”等各种不实言论,对于此类负面舆论的处理是一个十分耗时耗神的任务[1]。其实,我国高速公路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门,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与特殊意义,一直以来,高速公路企业在公众眼中不是各类高科技的“代名词”,社会各界普遍对高速公路企业缺乏了解与认识,而媒体作为一扇最主要窗口,有责任、有义务在工作中全面展现高速公路企业真正形象,这是一项政治性使命任务,也是保证高速公路健康发展,塑造良好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的最主要渠道。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企业新闻舆论工作实施策略
持续增强宣传阵地具备的影响力,完善舆论应对机制
高速公路企业在组织落实公路工程建设时期,一是需要持续强化对工程管理力度,做好施工方案、设备、建材、工作人员以及质量技术的审查检验工作,让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全方位降低,尽量避免负面不实问题出现。二是重点关注舆论工作,及时成立各个部门全面参与、管理人员一手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新闻舆论监督管理小组,并将新闻舆论管理融入到议事日程当中,与相应中心工作“同落实、同部署”[2]。三是持续增强新闻宣传阵地具备的作用,积极与主流媒体相互合作,善于利用媒体平台以及宣传阵地组织开展舆情引导,例如:积极与媒体沟通向社会各界传播与高速公路相关的路况信息、免费政策,在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之后,通过媒体阵地报道最真实可靠的信息,让民众可以真正了解事件真相,以此来创造一个乐观、健全的舆论氛围。此外,还可积极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向社会以及媒体机构公开各类突发的建设事件,并明确指出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事先防范手段以及善后工作,采纳与吸取人民群众的建议,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激活民众参与积极性与热情[3]。
设立“三级”舆论引导监督管理系统,提升新闻舆论管理力度
现阶段有相关研究人员总结出舆情发展规律,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潜伏期、突发期、持续期等,结合这一发展规律设置“三级”舆论引导管理体系,可以持续增强新闻舆论管理质量以及效率。一级为舆情处置,主要是由高速公路企业相关新闻舆论监督管理小组,组织开展舆情密切监控,全面跟踪与引导事态的发展,若是舆情涉及公路企业部门、工作人员,涉及的事项属于个别、个人以及偶发事项,传播范围相对较小,范围十分缓慢,则可交由相关事发单位自主处理,组织实施舆情24小时管控[4]。二级舆情处理,持续增强突发舆情处理管理能力,明确舆情发生原因,密切关注舆情实际走向以及价值观,对于可能会产生较大影响的舆情科学展开预警,并为相关部门上报,由相关部门成立专属的应急团队,必要情况下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账号等“虚拟的新闻发言人员”,进行说明并澄清。三级舆情处理,及时回应群众的疑问,公布处理结果以及处理手段,掌握新闻舆论主导权,积极争取群众的支持与理解,避免公众出现恐慌心理情绪。若是舆情涉及的内容会对企业形象以及声誉产生较为严重负面影响,则需要及时成立由党组织牵头、基层党群、相关单位以及部门共同组成的舆情处理管理小组,启动应急管理预案,指派专人针对公众与媒体的咨询进行回答,并提供各类文字素材,明确不同媒体平台虚假信息以及内容,以此来保证企业形象可以得到全面维护[5]。
从传统单向发声转变成为交流互动,增强受众参与率
只有走进一线,不断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形式,才可真正达到管控舆论的目的。一是需要全面适应网络互动式传播要求,在宣传报道推广时期,充分利用全媒体以及网络平台具备的优势,适当减少过往灌输式的新闻传播形式,多一些“互动式、你来我往”的双向交流沟通,灵活管理宣传内容以及内容设计,积极鼓励受众群体参与到内容传播与推送中,可以是互相评论、答题竞赛,也可是留言交谈,全面汇集居民群众的智慧,形成一个优异的舆论环境。二是需要积极构建与媒体舆论管理相关的新闻宣传监督团队,激活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复合能力较强的新媒体新闻宣传团队,让其充分使用已经打造完成的权威性较强的互联网平台,以及自身的责任以及使命,不断延伸公路企业新闻管理触角、扩展发展思维,例如:通过线上线下交流互动,讲述最真实、最动情的高速公路建设工人故事、建设团队故事,让社会公众可以认识与了解建筑行业以及建筑团队这一群体,了解公路建设具备的先进性与标准化程度,以此来逐步改善与缓解群众对于高速公路企业的负面印象。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高速公路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以及竞争能力的提升与新闻舆论关系越来越密切,必须要重视新闻舆论管理价值,明确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以及特征,组织落实舆论管理以及引导工作,不断改善群众的认识以及舆论环境,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朝宇. 强化五大举措,抓好高速公路项目新闻宣传管理工作,助推企业文化建设[J]. 企业文化(下旬刊),2019(4):22.
[2] 罗森.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升企业海外传播力的实践与探索[J]. 区域治理,2021(12):283-284.
[3] 王琳. 新时期化工企业开展新闻传播工作的路径——评《化工企业管理实务》[J]. 塑料工业,2021,49(6):177.
[4] 程盈莹,成东申,逯建. 国际舆论对中国引进外资的影响:基于Gdelt新闻大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21(7):19-33.
[5] 厉聪聪. 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 企业文化(中旬刊),2021(9):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