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仍需完善。以社会养老保险业务中的档案管理为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在新形势下,社会养老保险业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完善档案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1概述
在我国社会保险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重点,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新元素被纳入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如果仍然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来处理档案工作,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将被严重削弱,最终无法为相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社会保险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仅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要发挥参保人员的管理作用,从被保险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投保的所有信息都记录在档案中。档案管理不善,会影响被保险人的切身利益,进而损害被保险人的权益,因此,在开展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
2.实施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意义
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是推动社会保险改革深化的需要。随着我国养老保险的改革创新,传统档案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弱,不利于档案管理的高效实施。社会保险部门不仅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要承担被保险人的管理职能。被保险人从保险登记到养老金发放、个人关系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终止,都将在档案中详细记录,这也是支付社会保险金的关键依据,与被保险人自身利益直接相关。通过实施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对保障参保人员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3.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3.1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众所周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然而,在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模块中,相应的档案管理不规范,在很多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原因是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缺乏可靠的系统支持,例如,档案分类不及时、不明确,导致档案丢失或归纳错误;或者,档案的格式不统一,缺乏标准化,这将明显增加档案分类、管理和查阅的难度;此外,在档案管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来限制其保存和查阅。因此,社会保险业务自然会面临诸多隐患,在开展档案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欺诈行为。
3.2软硬件设施建设不到位
目前,我国有的单位对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并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可靠的软硬件设施的支持与保障。例如一些单位没有专门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室,或者工作相关设备配备不齐全,进而导致档案保护工作开展不力,严重威胁到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档案管理工作应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然而有的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却按照传动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这显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养老保险业务档案工作的需求,造成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实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采用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方法的仅占少数,在社会保险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很多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在查阅与核对自身参保信息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这无疑增加了社会保险业务人员的压力,使得社会养老保险机构的对外形象大打折扣。
3.3档案管理人员建设不到位
作为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主体,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如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需要,势必会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但事实上,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事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许多档案管理人员不是专职的,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甚至对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一无所知,这样一来,档案管理工作就不可避免地无法顺利开展,难以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限制了保险机构的发展,降低了人们对养老保险的信任。
4.新形势下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对策
4.1规范文件管理
根据新形势,为促进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实现,应规范档案管理,实行档案保密制度和档案仓库管理制度,使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有章可循,通过规范化管理制度,提高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效率。
4.2提高信息档案管理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档案管理也不例外。与传统的档案管理相比,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主要是纸质的,工作量急剧增加,基于这种情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可以大大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单位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改善档案管理现状,购买各种档案电子管理软件,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4.3改进文件管理信息
安全监管体系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信息的安全监管,注意档案的隐私和安全。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落实管理措施,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严格控制因工作中操作不当造成的档案外泄,加大档案管理资金投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维护档案管理网络和计算机,更新安全体系,并实时监控网络中潜在的安全风险,防止被犯罪分子入侵。
4.4促进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提高
基于新形势下,应不断提高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要求,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有效培训力度,对管理任务合理分配,将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落实,将档案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来。此外,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职业道德,专业的业务技能,单位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大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4.5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队伍建设
在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发挥的作用十分重大,他们掌握着对档案管理的控制权。众所周知,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服务,针对此,站在档案管理部门的角度,如果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予重视,那么就无法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为此,在工作实践中,档案管理部门应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队伍建设上投入更多,努力提高其业务素质。例如应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配置齐全。与此同时,管理部门还需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培训与学习的机会与平台,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掌握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并在工作中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5结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规模在不断扩大,人们对其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养老保险业务的关键内容,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档案管理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融入更多创新元素,努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为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龙妹.新形势下的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2016.
[2]靳美荣.新形势下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7.
[3]沈加琴.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J].档案与建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