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探讨

赵洁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嘉定,201800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对患者的认知和预后质量影响。方法:选择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100名老年脑梗阻塞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效果(SSS评分、Bathe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地对老年脑梗塞患者予以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的快速康复,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 脑阻塞;康复护理;认知
DOI:10.12721/ccn.2021.15706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脑梗塞的主要病发人群是老年人,病因多为脑部供血或供氧不足而引发的脑部组织部分软化甚至死亡[1]。据调查,在众多脑死亡案例中有八成左右的患者患有脑梗阻[2]。脑梗塞容易造成患者认知和运动障碍,大大增加患者的生活压力,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老年脑梗阻患者的康复,离不开恰当的临床救治措施和高质高效的临床护理措施的双重作用[3]。基于此,本院以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采用康复护理法对于老年脑梗阻患者认知和护理质量的临床实践效果,调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随机抽取接收时间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100位老年脑梗阻患者,均分成两组。实验组的男女患者比例为23:27,最小年龄为61岁,最高年龄为84岁,平均年龄为69.97±3.16岁;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24:26,年龄区间在63-81岁,平均71.02±2.42岁。所有患者经医院排查后均确定患有脑梗塞,排除精神病、其他器官严重者。患者均自愿参与本项目,患者和患者家属均已知情。两组患者的所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又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定期查房为患者开展例行身体检查,密切关注病患的身体状况,同时为他们提供脑梗塞知识宣传、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等。护理周期为3个月。

在对照组的常规基础上,实验组施以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安慰: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脑梗塞后心理难免出现波动,存在焦虑、躁动等负面情绪,不利于自身康复,护理人员需要时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适时引导患者宣泄不良情绪;②运动训练:包括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关节训练,一天两次,每次半小时。待患者肌肉功能有所恢复后,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坐位训练、平衡训练和行走训练等;③运动康复:指导患者练习简单的日常基本动作,比如洗漱、喝水、如厕、穿衣等;⑤语言康复:先指导患者练习音节,然后过渡到单个字、词语,再到短句、长句,以达到刺激脸部肌肉的目的。如遇患者失语,则使用交流板或者肢体动作进行交流。在患者可以进行短暂的交流后,开展读写、心算、辨认图像等训练。整个护理过程持续3个月。

1.3指标的观察和分析

1.3.1对比两组样本的护理效果,包括前后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Bathel(BI)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SSS评分区间在0-45,分数越低效果越好。Bathel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效果越好。

1.3.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的数据比较,应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SS评分和Ba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而护理后实验组的SSS评分和Bathe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的SSS评分和Bathel评分比较(x̄±s)捕获.PNG

2.2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在对照组中,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2、25和13,满意度仅为74.0%;在实验组中,满意21例、基本满意27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高达98.0%,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3601,P<0.05)。

3讨论

老年脑梗塞患病后病情恶化速度快,常常伴有糖尿病、脑组织局部软化或坏死等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4]。很多老年人在患脑梗阻后心情郁闷,容易出现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四成以上患者认知、运动系统出现不同轻重程度的功能性障碍,对老年人的家庭生活造成严重消极影响。康复护理法强调练习日常基本动作,逐步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通过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和认知训练等过程循序渐进地重塑病人的脑神经[5]。此外,康复护理法还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能够及时予以疏导,帮助患者正视训练效果,更加积极地配合训练,进而提高护理效果和病人的治疗信心。为了证实康复护理法的临床实践效果,以100例老年脑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SSS评分、Bathe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胜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再一次验证此护理方式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脑梗阻患者的护理,选择康复护理法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身体多项功能的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邓巧宴,陈昕,雷婷转.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对后期认知及预后效果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6(25):169-170.

[2]李妍.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功能的影响[J].饮食保健,2020,7(4):14-15.

[3]王欣.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对认知及预后的改善情况分析[J].健康必读,2020(6):152.

[4]陈婷婷.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功能影响的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52):94.

[5]龚琦.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饮食保健,2019,6(48):113.

【作者简介】赵洁(1987.11.9) 女 ,汉  ,上海人,  护师 ,  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内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