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区域游戏关键在于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育环境,选择合理的主题,投放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个性、兴趣来选择想做的事。在区域游戏中材料的投放技巧非常关键,并非是材料投放得越多就越好,而应当严格遵循安全性、合理性、启发性、针对性以及趣味性的原则,确保幼儿在实践过程中收获知识,培养和提升幼儿的记忆、观察以及思维能力。
二、区域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一)投放游戏材料的主体固定
从幼儿园区域游戏开展的情况来看,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没有充分体现主体性地位。最为突出的一点体现在幼儿常常失去对游戏材料的规划权,游戏材料通常都是教师投放到区域中来让幼儿使用。即便是教师依靠自身教学理论以及教育经验不断地探索和思考游戏材料投放的策略,但毕竟很多教师都是从成年人的视角出发来认识和理解幼儿的需求,其决策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时间一长,幼儿养成了被动接受游戏材料的习惯,我们便难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让他们获得经验,长此以往,造成了幼儿缺失游戏材料使用权的问题。
(二)游戏材料的玩法规则相对单一化
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设计、制作、投放区域游戏材料,依旧存在操作、玩法、规则单一化的问题。例如,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棋类游戏,往往存在一种封闭的操作路径。幼儿通过一定时间的尝试之后,认识到了“哪种棋需要多少人一起玩”、“谁先走第一步”、“怎么才不会犯规”等信息,若是缺乏一定程度的规则提升、玩法调整,幼儿在重复操作时也会出现厌倦情绪。此类材料在区域游戏中十分常见,例如说折纸游戏、画画等。
三、探究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
所谓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就是为了更好地增强幼儿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和身心发展等,和使用游戏材料进行的设计程序及方法。接下来主要通过对幼儿园的游戏材料投放问题中提出下述解决策略。
(一)游戏材料投放时需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
皮亚杰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充分掌握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活动。所以,在投放游戏材料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层次合理选取。为了保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目的,就需要充分考虑到计划性与灵活性。基于对幼儿的了解,投放游戏材料的时候,尽量选择最近的发展区,随着材料难度的增加,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而且,在投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投放的数量与种类要合适,既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若是投放数量与种类过多,就会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其它方面,而失去了游戏的最初意义。不管怎样来说,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尽管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别,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幼儿园在投放游戏教材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不但需要顾及到接受能力强的幼儿,而且需要顾及到接受能力弱的幼儿,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并得到发展。所以,需要重视游戏材料投放的阶段性与层次性。
(二)游戏材料的投放需要与教育目标相符
由于游戏材料的投放极为关键,没有游戏材料将会阻碍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游戏材料的投放也具有复杂性,不仅需要和幼儿的兴趣一致,而且还需要对幼儿探究的目的与教育目的相符。作为幼儿游戏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游戏材料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运用过程中,也要合理控制。活动区游戏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游戏环节,怎样有针对、有方法地将教育目标和活动相结合,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幼儿教师需要清楚了解幼儿教育目标,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对于游戏材料有目标性、有选择性地运用,最终实现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也不断完善游戏活动。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进行游戏材料投放,使得教育目标在材料中很好地体现。这样一来,游戏材料就成为了一个潜在的老师,帮助孩子们搭建认识的平台。隐含在游戏材料里面的教育目标也可以融入到教师所在的环境里。如果幼儿处于教师创造的环境里面,就会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里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投放区域活动游戏材料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记住将目标放在最前面,选材放在后面,才能更好地将教学目标融入到游戏材料中。
所以,幼儿园教师需要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为目标,有目标地进行游戏材料投放,合理选择,深入了解到游戏材料在不同区域所发挥的不同教育影响,要知道,一个目标能够在较多的游戏材料作用下实现,一种游戏材料也能够体现多个目标。将游戏材料的教育性和幼儿的发展目标相融合,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更需要在游戏主题变化的同时,更好、更快、更有目标地变换游戏材料。
(三)科学规划让材料摆放更有序
幼儿教师必须要做好区域活动环境规划工作以及游戏材料的摆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关注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有助于其独立生活的环境与条件,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对自己的玩具、生活用品等物品进行整理。在区域游戏材料的摆放时,我们应当有目的有意识地根据各个游戏区的材料性质予以分类,要求幼儿做到有序收放。比如,在科学区我们把游戏材料划分为实验类、测量类以及观察类。实验类材料一般包含了进行光、电、磁铁等小实验需要的材料;测量类材料主要有天平、电子秤等材料;观察类材料通常有树叶、动植物标本、各种模型等材料。在数学区将游戏材料划分为益智类与数学类两种。益智类一般是棋类、迷宫材料等;数学类主要是数字卡片、各种图形材料等。借助于科学规划摆放同时图文并茂地贴上标识,如测量类材料我们可以贴上天平符号,观察类材料可以贴上放大镜符号,自然类材料可贴上石头或树枝等。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于文字符号的兴趣,同时还能够营造出特定的条件,让幼儿能够主动地将材料更规范地摆放,让幼儿能够养成规则意识,培养秩序感和良好的习惯。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在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应把游戏材料的选择权充分交给幼儿,并且关注游戏中幼儿和材料互动的过程,不断探索更加科学的投放技巧,深入分析材料的数量、提供频率等相关因素。换句话说,透过对区域游戏材料的探索,教师引导幼儿和材料进行互动,在游戏材料和幼儿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幼儿借助于这座桥梁能够从区域游戏中得以更大的发展,收获更多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刘芸.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技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10):48-49.
[2] 陈春燕.课程游戏视域下幼儿体育活动区域设置与材料投放[J].教师,2018,(21):80-81.DOI:10.
[3] 陆小敏.区域游戏中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5,(4):148-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