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的设计艺术类专业风景写生实践教学在国内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写生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推动了设计艺术专业写生实践教学不断发展。在设计艺术专业写生实践教学中,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传递者,担负着艺术文化传导的重任。应用型高校设计专业写生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简单、重复的对物描绘。教师要在传承传统艺术精髓的同时,发挥创新性、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多元化的实践作品引导学生积极转变观念,进行写生实践创作。
一、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写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需要积极转变观念,推动写生实践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发展。当前,应用型高校设计专业写生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有待解决。
1.缺乏实践能力
设计类专业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艺术类专业的写生实践教学,应当致力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生经验,为其日后设计生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部分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缺乏足够的写生实践能力,尤其是在教学工作节奏加快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部分学生难以正确应对写生实践,影响了写生实践水平的提升。
2.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部分设计类专业学生在就业之时会选择艺术设计领域的工作。很多艺术设计活动不是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往往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部分学生缺乏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这不仅不利于其写生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且对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3.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够逐渐具备一定的艺术创新能力。但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持久性,难以支持其长期开展创新性写生实践,其写生实践活动往往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的任务要求推进。如果学生缺乏持久性的创新能力,就难以从根源处为写生实践注入新的元素与活力,也就难以长期保持写生兴趣,这对设计类专业写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影响。
二、应用型高校设计专业写生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落后
当前部分高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采用的是以往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固化,未能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艺术教学观念难以满足当今学生对艺术学习的需求,难以真正调动起学生对写生实践的兴趣,不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写生实践。
2.部分教师素质不足,能力不达标
设计类专业教育的发展较快,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学生的设计类专业写生实践提供更多可行的建议。但当前部分设计类专业教师缺乏足够的综合素质,其教学能力难以满足当前专业发展需求,也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
3.忽视实践环节,缺乏创新培养
设计类专业虽然已经开设了写生实践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并能抓好综合训练任务,导致课程安排缺少系统性,课程之间衔接不过紧密。设计类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致力于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应用技能较强的高素养人才。因此,如果教师忽视了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培养,就会导致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脱轨,在日后的写生实践中难以积极应对来自社会的多方面挑战。
三、应用型高校设计专业写生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索
1.研究专业属性,实施多元化的创新性教学理念
研究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表现能力,就要根据不同设计类专业方向的专业特点分方向进行研究与探索,既强调融合性,又强调差异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根据专业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写生实践课程就要从专业属性上下工夫,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创新性教学,探索多元化的写生实践教学,为后期的专业课程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通过写生实践总结创作理论,增强实践教学理论性
写生实践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从实践中提炼能够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写生实践创作,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种创新性教学,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的。教师在专业实践创作中总结一套创作理论,既能深化创作理论,增强实践教学的理论性,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理念,还能梳理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使其更加条理化、完整化。
3.创新理论的讲授与写生作品观摩相结合
教师应该通过对大量作品的直观讲解,让学生更加了解新方向、新思路、新理念以及当前专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为其后期的创新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课下的写生作品观摩能够很好地检验课程教学的成果,也能为大众展现创新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获得自信和成就感,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后期的专业学习目标,进一步了解专业特性。
4.加强教学管理,全方位优化教学方法
写生实践课堂环节较为复杂,若想顺利完成写生实践任务,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带队教师需要明确告知学生写生实践的纪律,在实际写生准备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搜集资料、图片和优秀作品等,充分了解当下的写生环境与发展趋势,进而为自身的写生实践做好准备。在写生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整合写生作品,并适当设置小型写生实践作品成果展览,对学生的写生作品进行科学的点评与总结,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以便学生能够深刻发现彼此身上的优势与弊端。除了写生作品之外,教师还要深入挖掘学生的个人爱好,举办摄影展览和写生实践文字展览等,丰富写生教学模式,为写生实践教学注入活力,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5.建设写生实训基地,加强人文教育
写生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写生实践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在选择实践基地时,院校需要事先充分调研专业教学目标,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定教学要求。写生基地的位置适宜在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显著的地方,这种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同时,在选择实践基地时,还要谨慎考察基地的硬件设施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写生实践。在确定基地后,还需配备专业的教师,由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当地的自然风情与人文情怀,直观感知民族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将其融入写生实践,使学生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写生作品。
6.强化专业教师队伍,搭建“双师型”团队
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写生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指导经验,这是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写生课程、收获预期效果的前提。因此,高等院校应该积极聘用高素养、高技能的行业专家,配合学校设计专业教师建成“双师型”教学团队。负责写生教学活动的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全方
位掌握设计写生课程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在写生实践教学中融入设计教学方式,而且还要对学生的所有写生实践作品进行总结,引导其应用正确的写生实践方法,最理想的状态是可以科学吸收大量国内外艺术设计写生的优秀经验。另外,还要为教师提供进入企业进修学习的机会,加大对写生实践“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四、结语
把多元化的教学概念引入写生实践教学,有利于深化写生实践理论,有利于教师在创作和教学上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思路。 “切实转变观念,这是实现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风景写生实践教学表达的根本变革的前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创作上形成自己的思路,突破思维上的保守观念,积极探索,发展个性,从而使应用型高校的设计类专业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珂.高校户外写生课程的教学过程探索.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张铭倩.以景寄情 — —高校风景写生课教学初探.学园(教育科研),
2012(1).
[3] 刘军.风景写生教学初探.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9(2).
个人信息:
孙琪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18035413849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学院路8号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0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