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巴塘县气象科技服务实践与发展思考

樊旭

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气象局,627650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气象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气象科技服务是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根据巴塘县气象站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以及气象科技服务发展面临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 气象科技;发展;服务
DOI:10.12721/ccn.2021.15705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也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由于生态受到破坏,我国一些地方的农业、工业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正受到严重威胁,不仅制约了社会进步,也影响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如何预防恶劣的气象问题、降低气象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损失是气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而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是农业大县,气象的多变影响了巴塘县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因此农业气象服务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 

1.气象科技服务对象

巴塘县气象科技服务对象一般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对C端的,是指针对巴塘县大众用户的天气预报服务。第二种是对B端的,是指针对商业领域的气象数据服务,比如巴塘县的物流、航空、铁路、旅游、等。第三种是对G端的,是指针对政府组织的重大活动事件、或抢险救灾行为。比如巴塘县对自然灾害的险情预判等,这些时刻气象服务都是特别重要的保障。第四种是针对A端的,针对军队的重要任务时刻的气象服务。像导弹发射、演习训练等,都需要更精准的气象数据做保障。

2.巴塘县气象科技服务现状

巴塘县气象局以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则,始终把气象科技服务放在重中之重。针对巴塘县的地域地貌和生活生产方式做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服务领域,在农、林、交通等行业通过大数据挖掘,气象灾害预测,风险评估,依靠科技力量,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推动了巴塘县气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巴塘县气象局也在不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在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基本工作的同时,及时与政府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和公共应急响应,为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人力、政策和技术支持,提高了决策气象服务能力。[1]

3.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3.1市场化程度变高

气象数据的逐步放开,气象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更多的市场主体也就是商业气象服务机构越来越多。按需定制气象服务的价值显著提升。比如,有的公司,主创人可能没有一个学气象的,大多是计算机、物理和数学专业的人才。他们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解读气象数据,提供气象服务。这些新的商业气象公司也尝试将更精细化的天气信息数据,比如见度指数、路面湿滑指数等。电商平台在和商业气象服务公司合作,希望能够共享用户在天气信息方面的行为数据。比如,在北京的用户,总会查询纽约或巴黎的天气,可能说明他经常去这些地方出差或度假。那么,相关的出行、旅游类的产品数据和用户的画像信息,就得到了更完善的补充。因为,关注天气的用户,和在电商平台消费的用户、旅行出游的用户,其实是一批人。所以,在未来,不仅气象数据本身是竞争力,和气象信息相关的用户使用数据,也会是大数据竞争的一个重要补充。[2]

3.2供不应求

巴塘县传统气象服务模式主要集中在专业气象预报方法库、各行业专家经验预测库和专业气象预报产品库等预报服务项目上,而气象科技要求较高的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缓慢,导致专业气象服务能力与用户需求差距越来越大,服务缺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气象服务模式是政府单一向社会提供气象咨询服务,气象部门在保障基本气象业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向社会提供最大限度的公共气象服务。而由于气象部门承担的政府职责是向社会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不可能也不应该投入很多的资源提供全部的公共气象服务,这就使得基层台站普遍存在人员少,事务多而杂,很难深入开展各项资深咨询业务。

3.3气象信息不准确、产品供给不及时以及气象信息传递存在阻碍性

预报气象变化的能力是气象科技服务的基础,但是这个过程很容易发生数值偏差,如果产品工作人员不能及时修订数据错误,就会使气象信息的精确度大打折扣。而当气象服务的供给不能及时,受到地域性的延迟和耽误时,容易导致气象信息发生阻碍。[3]

4.巴塘县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策略

4.1气象科技服务精细化

巴塘县市农业大县,气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显著。巴塘县各气象台站农业气象服务已贯穿生产全过程,每旬定期对农业生产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措施建议,同时不定期开展播种期、病虫害、产量等专项情报、预报服务。加强科研和实践结合,为农业精细化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农业气象科技服务朝着精准化发展。

4.2气象科技服务数字化发展

信息化是与农业化、工业化相提并论的时代化社会活动特征,数字化应当是信息化过程中诸多阶段性过程(诸如:计算机化、网络化、互联网化、云化等)之一,这些阶段性过程的产生是由信息技术条件发展成熟度决定的,也终将随着工作的普及深入和逐步完善而渐渐沉寂,并被下一波新的阶段性过程所超越。因此,数字化恐难与信息化相提并论。而且行业的工作特点不同,数字化的程度以及工作重点也不尽相同,以气象行业而言,就确有数字化的特点。气象部门从建立之初,就是以数据作为业务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以数据为处理加工对象的。可以说,气象部门生来就具有数字行业的基本特征。在探测阶段,从五大圈层中获取一定时空密度的各圈层特征数据。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用现有的知识和手段准确模拟并预报出在几大圈层共同作用下的大气运动状态。在算法方面,目前及可预见的未来难有决定性的重大突破。之后根据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乃至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成就,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处理观测数据,进而得到天气和气候的预报预测信息。运用基本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信息,经过各种适用于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处理,以信息的形式服务于社会。

4.3气象科技服务智能化发展

气象部门早就在二零一五年就推出了以“智能感知”、“精准预测”、“普惠服务”、“科学管理”和“持续创新”为现阶段主要内涵的智慧气象的工作愿景和奋斗目标。由于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五项内涵的主要实现基础,都是以数据为主要对象的。这样就更加需要以数据为基础,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说话。不同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和理解有所不同一样,智慧气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有其与所在时代相匹配的内涵和具体内容。“智能感知”、“精准预测”、“普惠服务”、“科学管理”和“持续创新”是信息化时代现阶段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气象科技服务智能化,挖掘出符合时代要求和事业发展特征的新的内涵。因此,智慧气象是气象科技服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而数字化以及数字化转型则是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为达到阶段性目标而必须从事的具体工作路径和工作过程。

结论:

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对气象事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气象科技服务也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可持续保障。保持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不断推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智能在气象科技服务的应用,助力气象服务精准化、智能化发展,让社会大众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更为便捷的生活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刘霄云.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06):181+184.

[2]肖倩.气象科普宣传与气象科技服务研究[J].乡村科技,2019(26):122-123.

[3]刘兆金,杨槟冰.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思考[J].农家参谋,2019(0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