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下,对小学体育教学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教会学生一些体育技能和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是对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更有效的保障。那么在双减下应该怎样进行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上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指的是知识、能力、经验和道德等为一体的综合体。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身心健康、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比如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质水平、体育品质、体育个性等。拥有良好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的体质情况更强、有良好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精神更充沛,学习和成长过程更加高效和高质量。在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不仅要能够满足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更要能够通过体育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等,并能够健康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双减视域下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
有良好的体育意识,会促使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更加积极和主动。在双减要求下,要关注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要只关注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育学习效果的提高,更要重视对学生良好体育意识的培养,鼓励他们多参与一些体育活动,当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运动的魅力,逐渐对运动产生兴趣时,在潜移默化中会逐步具备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体育意识,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此,教师要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体育理论知识方面以及体育能力方面不断学习提高,认真研读有关体育教学、双减政策等的要求,用其来指导自己的体育教学,使得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能够关注到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进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在双减要求下,对学生的教学不在于数量有多少,而是更要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学科不只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体育学科同样有育人功能,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品质和道德,使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参与中有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为此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的方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多的参与,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比如在体育课中,可以利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锻炼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明白齐心协力才能保护好自己的成员,会让小学生更加明白集体力量的强大。比如可以利用当前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到其氛围,如在篮球课中,可以播放赛场画面,让学生感受其热烈的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
(三)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体虽然熟悉,但在评判其何为健康状态时却知之甚少。因此,在讲解一些体育知识、技能时,不要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一定要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看到一些错误的示范时,更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可为的,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和技巧,使小学生可以健康安全的成长,在今后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时能够懂得保护自己,健康有效的锻炼。
比如在进行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一些较为剧烈的、对抗性的运动时,在让学生清楚运动规则的同时,一定要告诉学生参与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并进行热身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如果有不适,一定要告诉老师,使得学生能够安全的运动,也逐渐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
(四)依托课后服务,发展学生体育个性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发展学生的体育个性,让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形成自己喜欢的运动习惯、运动项目等。双减背景下,学生增加了在校的时间,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出学校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形式和内容,在培养学生自主锻炼好习惯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体育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比如在课后服务的阅读上,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有关体育、运动、健康等方面的书籍,既开拓学生的运动视野,也能让学生学到更多有关健康运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很大帮助。在课后服务中,还可以开展体育小组活动、体育社团活动,如篮球社团、跳绳社团、武术社团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和指导,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可以参与进来,也能够发展学生的体育个性,使得学生在某个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上有更强的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在创设体育社团时,一定要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也才能真正使得课后服务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上发挥积极作用。
结束语:
在双减视域下,我们要充分挖掘出小学体育的育人功能,继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理论结合实践并依托课后服务,积极进行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会学生一定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在身心健康上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同时我们也一定清醒的看到,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成的,要在平时教学中,一点点、一丝丝的融入,这样的核心素养培养更有效,也更长久,会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兆年.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策略——以小学中年段为例[J]. 生活教育,2021,(06):99-101.
[2]范小霞.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J]. 文理导航(下旬),2021,(02):76+79.
[3]郭美芳. 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20,(11):209.
[4]谢艳平.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85+91.
[5]何雪峰. 素养之路 始于足下——以足球教学为例浅析小学体育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J]. 新课程(上),2019,(06):208.
[6]高慧敏. 小学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 文理导航(下旬),2021,(02):80+83.
作者简介:王雪芳(1981.12-),女,汉,江苏苏州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本科,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