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补充,是在国家课程基本框架下,通过学校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国家课程主要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与安排。如学校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方面,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和方向。另外,教师要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教育资源的再分配,需要对学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做到尊重学生、尊重教师、尊重家长,为学生、教师、家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
初中城镇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以此来优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 一方面,学校应当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的选择,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建立起以学科课程为主、以活动课程为辅的教学体系,以此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也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以及奖惩机制等进行完善。还可以通过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的方式来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在校园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积极性。
三、积极转变学校和教师的课程观念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并积极转变学校和教师的课程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学校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素质教育理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学校要积极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并将其作为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重要基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主要执行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并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再次,学校要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积极引入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最后,学校还要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
四、合理设置校本课程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逐渐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各地区都开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来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来确定校本课程内容,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时,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问卷等方法来了解到学生平时在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有哪些,然后根据这些内容来制定相应的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校本课程开发时,可以将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实际来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再如:在进行《旅游》校本课程开发时,可以从本地特色入手,如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等,然后再通过观察图片、文字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
五、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可以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对课程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学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自身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学校可以将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将这些自然资源与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资源。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当地旅游景点或一些著名景区进行开发利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通过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还能使学校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学校还可以将自己拥有的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充分利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例如,学校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当地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经济建设活动等;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等。
六、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校本课程开发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另外,要使校本课程开发有效实施,还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学校应该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建设,使教师能够在学校组织下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来。 由于受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限制,校本课程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之前,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了解国家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以及本地发展状况和特色项目建设情况。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使教师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能力。
七、整合各种资源,加强校本课程开发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可以将各类课程资源加以整合,包括教材、教师、学生、课程等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建立一个学习目标体系。通过这个体系的建立,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时,需要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例如,教师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可以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公民意识培养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教师需要将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八、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城镇初中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教师应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是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一种比赛形式,为了使竞赛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以邀请本地区或其他地区有经验的教师担任评委。竞赛内容可包括古诗词诵读、古文朗读、对联写作等。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比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高。教师还可以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在《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来丰富课程内容。教师可鼓励学生到实验基地去参观学习,并带领他们参观有关科学实验的场馆。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科学实验的相关知识。通过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丰富了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其他同学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来。
结语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城镇初中学校所处地域位置较为偏远、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所以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对校本课程开发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并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吴静,钟静,谢迎春.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为例 [J]. 英语广场, 2022, (28): 120-124. DOI:10.16723/j.
[2]乔枫.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J]. 亚太教育, 2022, (06): 91-93.
[3]高燕. 厦门漆线雕在初中校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2, (03): 164-165.
[4]陈第刚. 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 (0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