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梁宇琪

广西容县容州镇都峤中学 5375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物理的教育教学已不仅仅拘泥于书本,而更需要培养灵活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接班人。初中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也在不断地增多,创新能力对初中物理教学起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本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实施路径与具体策略,以进一步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创新能力
DOI:10.12721/ccn.2022.15718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对物理教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性,通过学习物理,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老师应该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物理的认识。

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

记忆力和洞察力都属于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自身的想象力寻找对各种事物现象的解决方案,提高自身的思维反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覆盖领域较为广泛,能够使得中学生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满足推崇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同时,创新能力是学生获得发明产品及专利的重要基础,对其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素质教育背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方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源。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为主要目的,这样使得学生们往往在低压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学习显得十分被动,因此,要培养学生们的物理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创新教学要求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身边选择需要研究的课题,学生们自己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们学会将课本上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会依靠自己解决大量的知识问题,从而实现增强学生们的物理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们要增强自我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老师们要通过一些提示让学生积极的去发现身边的问题。或者列举一个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提问,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们的信心,学生们才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老师在备课中渗透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日积月累中培养起来的,需要老师们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对学生学习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而备课作为教学五环节之首,需要教师意识到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等多个方向下好功夫,渗透创新教育,真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水平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并通过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与提升。因此,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着重的关注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材的备课中,可以加入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思考与分析生活问题,并能够利用当天学习的知识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好“备学生”,重视对学生的了解,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处理教材与选择教法。有些在老师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学生们可能会存在很多的疑惑,老师们可以抓住这些点,由点及面地拓展与延伸知识,找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从而实现激发学生们创新思维发展的目的。

(三)利用做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对于抽象的概念内容不能快速的掌握并形成完整的自身认知.因此受制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对抽象概念并不能十分准确的了解。因此,为了迎合时代发展需求,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初中物理教师要有效地设计游戏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展开初中物理的学习。

例如: 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门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水杯和一根筷子,水杯中倒入三分之二的水,将筷子放入水中,提问学生发现了什么现象,筷子像是折了,这个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还有在小河里抓鱼,明明看见鱼离得很近,但是抓的时候又抓不到,这也是光的折射的原理,通过这样做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发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去进行知识的理解,以此不断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的体会,而对知识内容产生新的理解和认知。

(四)积极组织物理教学的实验活动

初中物理的教学,初中生们还处在被动的接受物理公式和物理结论中,每堂课之后,学生容易遗忘知识且对于所学到的知识无法进行灵活地运用,而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对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起到积极的助推效果。物理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用简单的物理结论作为要检验的对象。

例如在教学压强的知识内容时,老师可以通过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物理实验来对压强的认知进行说明和铺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物理原理。准备的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实验步骤包括: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等,让学生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化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压强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并且真正理解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体会压强知识的来龙去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们参加物理实验活动,自主思考实验仪器的选取、实验的步骤、实验的结论、实验的数据分析等,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五)强化实验教学评价

物理是一门重视实验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和理论要借助物理实验方能被学生理解。比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学生的实验过程会出现诸多问题,比如酒精灯的使用,在此教师应对使用错误的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引导学生观察酒精灯的火焰,让学生懂得合理地调节石棉网的高度,找到正确的使用方式。在观察水的沸腾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指导学生通过用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发现温度不再升高,最后对实验过程进行教学评价,让学生认真总结。教师需要注重对同学实验过程的综合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各个环节的状态,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同时要进行多次评价,并加以记录,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档案,以提升实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有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分理解掌握重要的知识难点,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方式。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利用有效的评价设计,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切实感受分析和推导物理概念、定理的探索过程。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老师花费工夫,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物理的学习过程改观,使学生能够自发的、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逐渐产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3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