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杨琳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浙江舟山,316100

摘要: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同时传授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从学习的起点就是亲自体验专业技能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体验式教学在实际应用中会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实操环境,便于学生更好地进入实践状态,并在亲身体验中领悟所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式教学加重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程度,对于技能实践类型专业的教学活动能够起到很显著的效果。本文对体验式教学在护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介绍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分析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方面,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当前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护理教学;教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03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1.1 亲身体验性

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学习这一专业的学生在真正投入实践中之前往往抱有焦虑情绪,一方面想要上手尝试,体验临床护理,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做不好,因而产生对临床训练的抵触心理。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到护理教学活动中,可以更快地帮助学生认识实践环境、进入实操状态。相比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只能使学生得到间接知识,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亲自操作过程中得到直接的训练经验和对自身水平考察的反馈。正因为体验式教学具有亲身体验性这一特点,能使学生不仅从实践层面更直观地接触和体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从心理水平上也能够提前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环境,稳定自身情绪,为下一次更完备地投入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1.2 个体差异性

人与人之间的性格个性、智力水平、对待事物的心理接受程度、看待问题的角度、实践中的习惯性动作等都是不同的,因此同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与反馈。而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个体差异性这一特点,给每个学生充分的理解空间和应用空间,去体验临床护理工作,找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在交互式沟通之后,能够帮助老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为每个学生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临床护理工作方式与方法,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临床护理工作的性质。

1.3 灵活变通性

体验式教学中对学生实践操作的应用程度要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模式,因而赋予了教学活动的灵活变通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可以进行实践层面上的直接式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就各自的学习体会和掌握程度进行直接交流与沟通,在教学进行的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的部分,这些都能体现在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现场出现的问题和不同方面知识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教学重点,更好地帮助学生透彻理解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

二、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1设立教学体验场景

体验式教学显著区分于其他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学活动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在进行护理教学课程之前,要进行充分准备,设定符合教学内容的体验场景。首先老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定好当次课程的内容与主题,围绕具体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教学场景,或者设立一个模拟场景,供学生体验和操作。此外,在设置教学场景之前,要对课程环节设置、实践任务分配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还要加上具体情况可能会产生的具体问题这一不确定性因素,为教学课堂设置留白部分,预设应急处理方案。对各个因素考虑得越全面,建立起的体验场景就能越贴合教学内容和主题,从而也越能更大程度上完成教学目标,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2研究探索过程

教师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要注重对教学环节和具体流程的设置,从学生的理解方式和角度出发,重点研究未知者在初次接触临床护理的某项技能时,用哪种方式、以哪里为切入点开始进行学习,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方式和掌握程度后,依次为依据,进行课程流程的设计和布置,同时注意合理设置重点环节,强调操作细节和重要部分。例如,在模拟临床护理工作的教学中,遇到关键易混淆环节,举出行业已有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在模拟实操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对已有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加深学生对这一细节的印象,提高注意力,减少日后实践工作中的错误率。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心理,对体验式教学中的具体探索过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使设计的课程更好地贴合学生的接受程度与理解方式,从而创造出更充分地课堂效果。

2.3学习体会互动

在经历了直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训练中的学习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感悟交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自我表达时间,表达自己在体验式教学中掌握的技巧,以及仍然存在或在实践操作中新出现的困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体会交流,可以表现不同学生的理解方式之间的差异,通过不同想法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思想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快地吸纳专业知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老师收集学生群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疑问、或程度较为严重的易错点,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2.4理论应用于实践

理论知识的牢靠掌握是为了在实践应用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体验式教学是过渡于纯理论教学与纯实践操作之间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进行的实践训练是由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知识储备的专业教职人员带领而完成的,还不能算是完全脱离理论教学的实践工作。而体验式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实践环境,掌握操作技能。这些教学过程最终的目的都是使学生能够独立进入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环境中,完成相应的护理任务。这一步也是体验式教学应用流程的最后一环,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学生在实际工作状态中能否很好地适应环境和运用所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验式教学的学习成果。

3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临床护理专业领域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开始广泛运用体验式教学,然而由于这一教学模式沿用时间不长、系统性研究不够深入等原因,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①教学效果不显著,许多刚刚投入到时间工作岗位中的专业护理人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②教学设施不完善,部分院校在开设体验式护理教学课程时,一方面没有条件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临床环境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在设置模拟教学场景时又不能为学生准备充足完备的教学设施,从而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③体验式教学模式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没有教学体系的支撑,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时,会在不同教学环境中有差异,无法保障护理教学的整体质量。

4结束语

护理是融合了医疗性质与服务性质的一种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护理行业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行业的要求与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培养素质过硬的专业护理人才是护理教学的终极目标,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护理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建立实践思维,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章新琼,张小敏,孔海燕,韩世钰.护理专业课程体验式教学实践及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8):2323-2326.

[2]方海琴,许红,冯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5):183-186.

[3]苏秀明.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32-233.

[4]叶雪芳.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