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广播电视新闻是受众获得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要不断地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同时认真思考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工具,获得更多的采访资源,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与信息,在采访工作中获得有深度、高质量的新闻,赢得受众的认可和喜爱,提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与公信力。
1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速度更快。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微信、微博等媒体软件的开发与利用,使人们传递信息、交流互动更加便捷,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闻采访速度也要随之加快。在新媒体条件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也要加快信息收集速度与处理速度,将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高采访速度。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动向、人民生活水平相关的新闻热度居高不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当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牢牢把握国家经济发展动向,在明确新闻获取目标的基础上,向广大受众反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重大信息。除了国家经济发展动向外,国际局势等也是新闻关注的热点,这些热点内容都是新闻记者热衷的素材资料。
2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
2.1新闻采访形式创新受限
当前,一些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守旧,还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虽然对一些电视新闻采访内容与形式都比较有想法和创意,但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这些想法与创意难以实现。所以采访后播放出来的新闻产品模式化、同质化以及缺少创新性,很难得到受众的关注。
2.2对新闻采访设备有太高依赖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工作,为了能够给受众带来极佳的视听效果,通常都会借用先进的摄像、摄影或录音设备等开展采访工作。一些新闻采访记者为了弥补自身对文字表达能力与控制场面能力的不足,就大量地运用声音影像的解说功能,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摄像、录音设备无法使用,采访工作就很难进行。
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同期声编辑技术应用策略
3.1同期声编辑技术的应用效果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必须保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同期声编辑技术的应用能使播放画面与声音素材保持一致,使观众拥有良好的观看体验,将新闻事件的现场情况直观展现出来,以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声音与画面相结合更能引起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共鸣。同期声编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新闻采访的真实情况,缩短了观众与新闻现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感,增强了观众在收看节目过程中的参与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接收到新闻采访所传递的信息与表达的情绪。同期声编辑技术的应用使观众的角色发生转变,在增加参与感的同时,使新闻事件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和传播。
3.2素材整理技术应用
在应用素材整理技术之前,需要对电视画面素材进行确定,具体确定的方法有两种:(1)根据画面的形象性进行确定。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讲,形象化的素材是必要前提,因此要求所使用的素材能够体现出具体性。(2)根据画面的动作性进行确定。在电视画面素材中,连贯动作画面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动作性能够体现出画面人物本身的运动特征。另外,在镜头运动设置方面,需要保证电视画面具有运动感,从而体现出主体事物与周边环境之间的联系,表现画面人物与事物不同的特点。
3.3适应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特征
当前,新闻媒体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有的时候甚至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为了争夺受众关注纷纷运用各种技术与方法,努力在媒体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一席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闻采访工作人员一定要坚守自身的道德操守与职业素养,不搞恶性竞争,不推出低俗的新闻报道,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地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权威性、真实性。同时,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受众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特点,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新闻服务,满足他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目前,新闻短视频十分流行,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要抓住受众的这个需求和风口,组建专业的团队,采取直播采访或线上采访等形式,打造具有专业水准、制作精良的新闻短视频,并在第一时间在自家平台或其他网络媒体平台播出,既可以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又可以满足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在吸引受众的关注、收获大量粉丝的同时,也能够赢得媒体市场、赢得受众用户。
3.4同期声编辑技术的应用技巧
尽管同期声编辑技术能拉近观众与新闻事件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为观众还原新闻采访的真实情况,但在同期声编辑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坚持实用性原则,将多余的声音与影像剔除,以保证新闻节目整体上紧凑与流畅,保障新闻节目的可看性。在新闻采访的实际环境中可能出现各种噪声,这些嘈杂的声音会对新闻节目的观看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应以实用性原则为主,剔除音频素材中的杂音。为了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效果,在同期声制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同期声的时间长度,避免观众因长时间面对同一画面而感到厌烦。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观众对同一画面保持兴趣的时间通常不超过10分钟,过于冗长的新闻采访会使观众产生厌倦。在采访正式开始前,采访者需要向被采访者讲解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对同一问题不过多赘述、不讲与采访的新闻事件无关的内容、表达过程中语言尽可能清晰流畅、语言表达要咬字清晰等。面对采访者的提问,被采访者要保持平静的心态认真作答,回答的内容要针对提问,不回避问题。工作人员在对同期声进行处理时应有选择性,保留被采访者清晰流畅、符合逻辑的语言更能体现新闻节目主题的内容。
3.5画面组接技术应用
画面组接技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转场方法上,主要是在不使用任何特殊技巧的前提下,通过对画面镜头的运用,表现出良好的预设效果,比如电视画面中的运动镜头以及特写镜头都是通过画面组接的方式来实现。而在技巧转场方面,通过对特殊技巧的应用,对电视镜头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形成更加有趣的画面。其次在固定与运动画面的组接上,要求运动镜头能够处于连续的运动状态,通过对镜头运动速度以及运动方向的调整,确定出主要的编辑点,在表现某一静止画面时,可以当作固定画面,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画面组接,使运动画面能够时刻保持运动的状态。
结语
闻采访节目必然需要同期声编辑技术的支持,同期声编辑的效果影响着新闻采访节目的最终效果。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体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新闻媒体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能力。新闻媒体工作者想要做出优质的新闻节目,既要不断学习知识提高采访水平,也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提升同期声编辑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淑芬.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中同期声的运用技巧[J].记者摇篮,2018(10):130-131.
[2]曲晋玉.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中同期声的运用技巧初探[J].国际公关,2018(07):32-33.
[3]高子淇.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中的运用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4(1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