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为临床上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方式,因其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效果理想等特点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且该治疗方式可促使药物直达病灶,能够显著提高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避免药物经肝脏代谢而引起的副作用发生,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1]。然而,由于幼儿的年龄小、依从性差,对于治疗的配合度较低,从而极易影响治疗效果。故而,做好对雾化吸入患儿护理干预的重视,促使其依从性提高非常必要。基于此,本次研究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收治的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进行了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140例进行研究;患儿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患儿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8岁,平均(3.8±0.5)岁;疾病类型:小儿肺炎37例,上呼吸道感染18例,支气管哮喘15例;观察组70例,其中男39例,女31例,患儿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岁,平均(3.7±0.7)岁;疾病类型:小儿肺炎33例,上呼吸道感染20例,支气管哮喘17例;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干预,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态度、动作尽可能轻柔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环境干预。科室需尽可能的为患儿安排舒适、温馨的雾化室环境,确保环境干净
整洁、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以提高患儿生理上的舒适度,通常需控制湿度在55%左右,温度在22℃-26℃;同时可在病房内张贴儿童喜欢的卡通图片等,为患儿营造熟悉、温馨的治疗环境,尽可能的减轻患儿的陌生感及抵触情绪。
第二,患儿家属干预。护理人员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家属介绍雾化吸入治疗的方
法、作用及优势等,提高患儿家属对治疗的认知与了解,从而提高患儿家属的配合度,并叮嘱患儿家属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
第三,患儿针对性护理。对于年龄小于6个月的患儿,可以奶嘴替代雾化吸入面罩,适
当的对奶嘴进行修剪,然后与雾化器相连接,便于患儿更好的接受,提高吸入治疗的依从性。
对于年龄小于1-2岁的患儿,可为其摆放适合的玩具,如小摇铃、小动物模型等,以此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同时可播放患儿喜欢的音乐、动画片等,以此吸引患儿,减少患儿抵触情绪及行为;对于年龄大于2岁的患儿,因其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与模仿能力,医护人员及家属可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来引导患儿配合治疗;同时通过让年龄稍大的孩子进行模拟操作或由医护人员、家属等进行模拟操作的方式来进行示范,帮助患儿放下戒备、消除其紧张感,同时医护人员需多鼓励、表扬患儿,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患儿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完成雾化吸入治疗。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从雾化吸入配合情况、持续时间、用药意外情
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每次吸入时间不超过10min,雾化吸入治疗次数超过6次,且治疗期间无明显抵触、哭闹现象发生为依从性好;每次吸入时间为10-15min,雾化吸入4-6次,可勉强完成治疗,治疗期间可见患者轻微哭闹现象为依从性中等;以每次雾化吸入时间超过15min,治疗期间患儿明显抵触、哭闹,不得不中断治疗为依从性差。依从率=(依从性好+依从性中等)/总数×100%。
(2)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症状主要包括憋喘、发热、肺啰音等;
(3)以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家属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估,量表满分为100
分,分为非常满意(>85分)、满意(70-85分)、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输入spss20.0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依从率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
2.2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x̄±s,d)
2.3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3讨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更为广泛。该治疗方式可将药液雾化成为气溶胶颗粒,在气溶胶沉降、凝集作用下,可直接对病变部位产生作用,促使病灶局部药物浓度明显升高,从而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雾化吸入治疗还具有流动性大、作用面积广、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等多种优点,用药后可在呼吸道沉降,并可促使痰液稀释,从而可达到改善患者病情及症状的效果。故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然而,由于小儿年龄较小,其配合度及依从性相对较差,治疗期间极易因哭闹、抵触等因素而导致治疗中断,从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部分患儿家属因缺乏对雾化吸入治疗的认知与了解,治疗期间难以有效的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致使患儿的依从性进一步下降。
基于此,本次研究中以综合护理方式对收治的患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综合护理干预在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干预中可发挥积极作用。分析其原因,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是以影响患儿依从性的因素为出发点,为患儿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达到改善患儿生理及心理舒适度的效果,从而促使患儿更好的配合治疗。通过为患儿提供温馨、充满童趣的治疗环境可有效缓解患儿的陌生感,提高患儿的适应性;而根据患儿年龄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则可进一步的帮助患儿适应环境,减轻患儿的恐惧感与抵触情绪;此外,将患儿家属纳入到干预范围内,还可提高家属对治疗的了解与认知,促使患儿家属的参与度得到提升,协助医护人员为患儿提供相应的疏导,以更好的改善患儿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利于提高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依从性与配合度,并可改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芸芸 . 护理干预对儿童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4):538-539.
[2]时艳秋. 综合护理干预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4,28(5):1735-1736.
[3]李艳. 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28(2):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