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人员指出,作为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周围性面瘫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大。总的来看,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者多数伴有面部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其无法有效实现鼓嘴、闭眼以及抬眉的面部动作的合理执行,对于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1]。在临床过程中,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表示,良好的护理服务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护理质量的优化,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本次研究针对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因素对于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37~70岁,平均(46.11±3.11)岁;研究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33~70岁,平均(46.08±3.09)岁。在基本资料方面,以P>0.05,表明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做好治疗要点说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回应患者疑问与需求、营造良好护理环境。
1.2.2 研究组 给予优质护理,护理内容包括:(1)知识护理: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医疗健康知识的合理宣讲,从而帮助患者有效认清周围性面瘫的相关知识并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为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提供帮助;(2)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帮助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康复心态,引导患者实现紧张、焦虑以及不安等负性心理状态的缓解与消除;(3)生活护理: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积极做好生活习惯的调整。从而建立正确的饮食、运动以及作息观念;(4)康复护理:在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局部护理按摩,从而帮助患者实现面部血液循环得到合理改善,为其愈后健康的恢复提供帮助。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将患者护理效果、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其中,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表示面部功能明显改善,有效表示面部功能有所优化,无效表示患者面部功能无变化;护理依从性依据患者表现分为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人员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行t检验,针对研究数据,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效果
2.2 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护理依从性
2.3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周围性面瘫在我国的发病率出现了小幅升高的趋势,继而对人民群众健康的保障构成了威胁。在临床过程中,该病多为单侧发病,从患者的角度分析,由于受到疾病的干扰,患者往往容易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进而不利于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顺利开展[2]。研究人员指出,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工作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合理缓解,从而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对此,大量实践表明,通过对护理因素进行合理调整,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护理综合水平的提升与优化[3]。
本次研究显示,通过优质护理的应用,患者护理效果、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均得到了合理的改善。
综上,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过程中,为了合理实现患者护理质量的优化,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护理因素的分析,促进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玉艳,江元娜.护理干预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2):117-120.
[2]王俊.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炎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20,15(16):118.
[3]党睿,王静.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7):2186-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