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是大脑发育不健全,智障生伴有适应行为的缺损,安全意识薄弱,不良行为习惯多,卫生习惯差等,针对智障生集体行为习惯的表现,学校开展对他们开展了相应的课程教育,让每一个智障生提高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卫生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1 智障生个人、环境卫生教育
大部分智障生除了不在乎学习好坏外,他们对自己的个人、环境卫生同样不在乎,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教师,除了上好课本知识,培养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同样是一门课程,因为有的学生随地吐痰,有的顺手丢垃圾,有的乱涂乱画,有的不洗脸脚,有的几个星期不洗衣裤,有的长时间不洗澡等等,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现象,教师应该作一个详情调查,并记录每个学生不良陋习,因人而宜地制定一套可行卫生管理办法,对症下药,可以在班上统一讲解讲卫生的好处,大力通过电视报纸,视频,照片等宣传不讲卫生的危害,引起智障生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跟踪管理,若发现学生不讲卫生时现场纠正,并记录在案,研究学生的进步情况,找出管理上的不足,总结经验,贵在坚持,每次给学生表扬、鼓励,说你有进步提高,根据智障生缺乏自信心的特点,他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心里具有满足感,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总之要改变智障生的不讲卫生陋习,老师要耐心辅导,从点点滴滴抓起,跟踪纠错持之以恒,鼓励奖励加用心教导。
2智障生的安全教育
2.1 由于智障生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对事物事故的敏感性差,严重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一个正常的孩子会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听到安全事故发生的缘由,他们在电视网络,新闻、报纸杂志上会潜移默化地学到一些安全常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会自觉遵守一些安全规则,,学校还会给学生上专题安全课,比如不能私自下河洗澡、不卖过期食品、不乱插电等等,而智障生截然不同,他们无视什么安全不安全,在平时生活中大部分智障生不会引起对安全的重视或者是他们无法重视,可怕的是他们已经身处在有危险环境时他们还无所谓,表现十分“’镇定”,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每年发生安全事故的智障残疾人数量在大幅度上升,这个上升走势引起我们重视,对智障生的安全教育我们要高度重视,根据智障生的特殊性:
2.2 加大安全教育,强烈刺激智障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智障生自我保护能力
调查统计,智障生具有安全不安全无所谓的错误想法,在当今发展的复杂社会,有雪花一样的小食品,有的过期发霉;像雨点一样的车辆,有的乱开乱撞;铺天盖地一样的诈骗广告;无孔不入的传销,到处是皮包公司老板等真叫人防不胜防,何况的年幼智障人,我们有责任保护他们:第一;增强智障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每学期用四到五节课向智障生讲解什么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的教育课,课程内容应讲解生命是自己的,同时也是父母亲人朋友的,在这个世上,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生命我们才可以看到祖国美好的今天和精彩的明天,我们才有希望享受今天和明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才会不给父母亲戚朋友带来伤感。在课上教师务必要改变智障生不重视生命的错误思想,培养他们珍惜生命,处处提高安全意识觉悟。
2.3加大安全教育宣传
特别是智障班的班主任,除了平时的理论安全教育课外,更重要的是能让智障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安全事故照片,视频,安全教育专栏,报纸,网络等向学生讲解在全世界无时无刻安全事故在发生;教师也可以运用其他方式来教育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创设火灾、水灾、煤气中毒、食品中毒、交通事故、点等情境,让学生感受发生安全事故后的惨不忍睹现场,让学生听听受害者的悲痛声和父母亲戚朋友的哭泣声,看看受害人的面无全非状况。通过现场演练,学生会受到极大的震动,他们会意识到安全对自己和他人都重要,从而会重视安全防范,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的安全教育课会的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智障生的生活习惯教育
培养智障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门课程。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好坏不但对自己一生有影响,对社会也有影响。智障生自身心理和生理存在与普通学生不同,智障生依赖现状无所追求,大部分智障生不知礼仪之耻,特别是行为习惯,不会与别人善意攀比,而且他们表现的还十分“镇定”,颇有大将风度,智障生是社会的滞后者,无论是哪个方面他们都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推动,帮助,支持鼓励,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成长的,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们的辛苦的培养。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不但要教孩子学习课本文化知识,同时还肩负着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智障生个体而言,不同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家庭的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孩子爱乱涂乱画,有的随手乱丢垃圾,有的乱拉屎尿,有的衣裤脏臭不换,有的鞋袜衣裤穿反了不理,有的上课铃响了不进教室,有的男生错进女厕所,有的上课上讲台抱老师大腿,总之智障生不良行为习惯无奇不有,老师防不胜防,教师应当统计每位智障生的不良行为,并制定矫正措施,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持之以恒,半年来学生的习惯行为会的到矫正。其次;在跟踪矫正期间,发现问题及时委婉的教育外,要采取鼓励的办法,让学生知道自己比原来好了,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师课本教学的同时,同样要把智障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拿入教育,几块同时抓,才能把智障生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让他们长大后成为一个合格的有用公民。
参考文献
【1】王娥蕊.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张荣田 刑同渊 著 河南教育出版社 4《智障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南登崑 著 华夏出版社.
【2】.《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张荣田 刑同渊 著 河南教育出版社 4《智障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南登崑 著 华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