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学体育作为学生初步接触系统体育知识与各项运动的 基础课程,其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教学 任务,即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之余,还要促使其在体育课堂中 提升自身体育认知,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强化心理素质,实现 身心健全发展。 因此,如何构建新型体育课堂,借此提升体育 教学质量,使其能够满足学生实际学习发展需要,成为相关教 师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明确体育学习观念
体育 ( physical education, 缩 写 PE 或 P. E. ),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 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 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 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 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 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 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 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 动。 由于早期教育资源匮乏,不论 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体育二字的认 知都存在偏差,认为这仅仅是一门 不重要的“副课”,体育课程教学仅 仅是让学生绕着操场跑两圈。 久而 久之,师生双方对体育教学都产生了 片面印象。 因此,正确认识体育课程 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 例如,教师在教授《短跑》 小节 时,首先要全面了解跑步运动的专 业知识,明确跑步的正确姿势,进而 从认知、技能、情感三个方面正确树 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认知层 面,要使学生初步理解短跑的动作 方法;在技能层面,要使学生学会短 跑的正确姿势;在情感层面,要培养 学生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学生在 学习短跑时,首先接触到的是短跑的 理论知识,在建立了正确认知的基础 上再进行短跑的实际锻炼活动,理论 联系实际不断升华自身对短跑的正 确理解,做到知行合一。 在这样一个 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体育 认知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并于无 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多种方式开设体育课程
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简单却也 是最基础的,须使学生在一开始接 触体育运动时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 惯。 现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时多采 用相似的教学方式,基本均为教师 引领学生学习动作,学生锻炼,教师 检查,这种形式单一且枯燥,不能很 好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素质。 小学 生本就对世界充满好奇,教师可充 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 学内容结合当前时事热点,创新体 育教学情景引入方式,设计多种类 型的体育课程。 学校可根据教师的 实际教学需要,有必要地配合教师 配备相关教学资源,使学校的体育 素质教育展现出焕然一新的样貌。 例如,教师在教授广播体操这 一内容时,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 竞赛意识。 课程开始时便向学生介 绍广播体操比赛的相关内容,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授广播体操 动作时采用游戏化的形式,将学生 随机分为两个小组进行 PK,从动作 的标准性、美观性、整齐性等多个维 度对两个小组的广播体操表演过程 进行评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 评判打分与教师打分共同作为最终 的评判结果。 同时,教师在此过程 中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改 正。 在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学 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提高, 上课时的专注程度高度上涨,对学 习过程具有极高的印象体验。 实际 教学过程中,应多采取类似的教学 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 体育教学不再死气沉沉。
三、与时俱进,体育教学信息化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 推进,小学体育在教学过程中也应 注重采用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体育知识、规范体育动作、掌握体育 本领。 数字时代的小学生从出生开 始就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他们所 接触到的信息数量十分庞大。 在这 样的时代背景下,仍然按照以往的 体育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 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必须与 时俱进。 小学体育教师要在充分了 解小学生现有信息水平的基础上, 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推进体育教学 信息化发展。 例如,在学习体操动作时,一般 情况下学生们会按照队列站好,照 着教师的示范摆出正确的动作。 如 果整节课都维持这一队列不发生变 化,就有可能导致站在后面的学生 看不见教师的示范动作,也有可能 听不到教师的讲解声音,从而掌握 不到标准的体操动作。 在体育课程 教学信息化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可 采用大屏幕实时转播的形式使每个 学生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的讲解 示范,同时采用扬声器或小音箱的 形式使每个学生清楚地听到教师的 讲解声音,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学内 容可以有效地传播给每一位学生。 教师也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录制 并上传各类动作讲解小视频,学生 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学习,从 而极大程度上方便学生学习体育课 程知识,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四、建立运动学习档案
体育教学成效是一项需要长期观察测算的教学反馈内 容。 而在目前的体育课堂中,部分教师探究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的周期过短,其频繁变动的教学规划与目标,对学生身心健全 稳定发展造成一定干扰。 因此,教师可针对阶段内学生整体运 动与学习发展方向, 合理选取评测周期制定学生运动学习档 案。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档案内容呈现的波动性变化,综合分析 学生在该阶段内的成长变化,以此明确体育教学规划,教学目 标与学生实际成长需要的适配性,为教师对其进行合理调整提 供一定参考依据。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将运动学习档案分享给 学生,令其直观观察自身努力成果,树立体育运动成就感,并根 据档案数据信息及时发现阶段内可强化运动学习效果的关键。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存在 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思想观念认 知错误,二是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枯 燥,三是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 学 校应从根本层面重视小学体育教 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体育教学 能力,正视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小学 体育教学手段,帮助基础教育起始 阶段的小学生正确发展,从而不断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应绪林.基于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教学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11):30.
[2]崔学明.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与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2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