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闻雪梅

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 众所周知,普外科患者多、情况复杂,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从而降低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满意度。风险管理指的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从而提升护士的服务质量,推动护患之间的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护理中的危险事件。下面本文就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外科护理管理;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08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在进行设置时选择 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间,对收入的108名接受外科引流的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54名患者,将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后,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中患者年龄39-77岁,平均(56.54±2.6)岁,对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中患者年龄39-65岁,平均(54.13±1.27)岁,对该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等基础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其中包含入院宣教、康复护理、遵医嘱用药、介绍疾病知识等。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同时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详情如下:

1.2.1风险分析

手术或药物治疗可能引起感染,尤其是在术后伤口未愈合的情况下。出血:手术可能导致出血,特别是在手术时未能发现所有的出血点。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引流管的状态和引流液的颜色,确定是否出现受压打折或堵塞等状况。对于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查房次数,以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如果发现引流不畅或者无尿液流出的情况,首先检查是否引流管受压打折,如果是引流管堵塞,则需要做好相应的处理。

1.2.2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就多毛创伤处应预先备皮,以提高术后皮肤与生物透膜粘合度,预防皮肤创面感染。护理人员应准备好负压装置,避免血液出现凝固,致使引流管堵塞。患者出现创伤后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导致其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依据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多给予患者安慰,将成功治疗案例介绍给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纠正其存在的负性情绪,促进配合度提升。

(2)术后护理。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创缘皮肤、脉搏等进行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适度抬高患者患肢,加快静脉血液回流。负压引流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引发疼痛原因及程度,对患者进行询问,若患者疼痛程度较轻,可通过分散注意力方式减轻患者疼痛;若患者疼痛剧烈难忍,应给予镇痛剂处理。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训练,避免患肢关节出现肌肉萎缩或僵硬。护理人员护理工作重点为负压持续控制,应合理设置负压范围,一般设置为60 ~ 80kPa。如果负压维持过程中,塌陷泡沫无法恢复原状,提示薄膜下方出现液体积聚,无法继续进行负压引流处理。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原因,实施对症处理。护理人员对各个引流管要随时进行检查,保证其连接紧密且通畅,无弯曲、折叠等问题。如果引流受阻,护理人员报告通知医生可以用注射器抽 20mL0.9% 氯化钠溶液冲洗管道;若仍然引流不畅,可更换引流管。护理人员还要注意检查负压瓶位置,使其位于创面下方,保证引流正常,并要对引流液量、质、色进行密切观察,及时更换引流瓶,更换过程中要确保压力阻断,对引流管进行夹闭。以上的任何一项操作均执行无菌操作。

1.3评价标准

由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并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护理质量评分表,针对患者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对于护理过工作的评分值。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在进行统计时,医务人员选择spss 22.0 for windows 作为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各项试验指标进行统计后,常规记录在数据库中进行分析,确认X2与T值和P值对比性,判断组间差异性。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各项负面情绪评分。

针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发现实验组内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疗纠纷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将风险管理纳入到护理管理中,加强医疗保障,提升患者和家属的治疗顺从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是当前医患纠纷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外科在医院的诸多科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每天要面对的患者很多,而且种类也很多,因此,运用风险管理,通过对一些临床病例的分析,来总结自己的工作,找出自己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维护好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使外科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以自己的优质服务,在外科患者心中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唯有如此,才可以消除护理方面的弊端,降低并控制护患纠纷的出现,从而维护外科患者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保障外科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提升服务品质,提升外科患者的生活品质。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诊治十分关键,护理诊治的质量好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医疗护理活动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因此预防、控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相关的管理,主要是要降低在进行诊疗过程中所发生的危险事故,避免由于这种情况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提高其护理效率,与患者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随著医疗技术的进步,医护人员越来越多地关注其护理工作。结果表明,在该医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显著。总结出护理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缺乏过硬的专业素养,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患者缺乏自我约束力,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了在外科的护理管理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的干扰,还存在着医患纠纷的风险。护理风险是指由不确定因素引起的一种临床危险事件,它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从而危及患者的生活和健康。而且,护士的工作,有很大的危险性,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外科收治的患者种类多、护理困难,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型,才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本文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健全护理体系,提升护理服务质量;(2)加强对仪器和设备的管理和保养,保证药物的品质,提高其工作效率;(3)加强护士的职业训练,增强护士的危机意识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为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促进护患关系,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总之,将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运用到外科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险及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其应用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祝玉兰.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现代养生 ,2021,21(18):134-136.

[2] 陈慧玲.风险管理在普通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4):194-195.

[3] 崔小华.护理风险管理在普通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3):194-195.

[4] 邹俊梅.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8):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