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会计基础”思政教学改革

苏虹1 唐溦2

1.乐山师范学院,614000;2.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614000

摘要: 当前人才培养要坚持育人育才、统一协调、以育人为根本,而德为人之根本,因此在育人的过程中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学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根本标准,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满足当前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要求,同时实现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但从近年来财务领域发展情况来看,一些知名企业陆续发生财务造假事件,导致会计行业陷入严重的诚信危机中,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思政至关重要,同时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会计基础思政教学改革也是当前会计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立德树人;会计基础;措施分析
DOI:10.12721/ccn.2022.15701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传统模式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问题及教学难点

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最终将走向社会,在企业中担任重要职位。对其专业素养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纳税申报等专业知识,还要求其具备敬业诚信等职业素养。在德才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下,会计基础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知识培养与道德引导的统一协调,但从当前会计基础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依旧认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忽视了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的重要性,导致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内容缺乏统一性,多数学生反映教师在专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很少涉及政治认同、人格素养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与教育,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德育教育内容,但不会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导致学生认识不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这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十分不利。

2“课程思政”视角下推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

2.1提升会计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及核心竞争力

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核心素养及核心竞争力。课程思政能从强化素质教育角度,提高专业人才文化素养及思想认知水平,帮助会计人才树立良好核心价值观,提升会计人才个人品质及专业素质,使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能形成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推进。这其中,课程思政基础理论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渗透,将潜移默化对会计人才思想状态进行改变,使其能更好以思想道德准则进行自我约束,降低会计人才在未来岗位工作方面产生思想腐化及行为腐化问题,切实保证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推动课程思政视角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对于高校树立良好人才教育培养口碑至关重要,为未来阶段高校会计人才就业发展及岗位创业提供充分支持。

2.2加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发展

课程思政的教育本质,是推动教育思想创新,通过思政教育创新满足新时代人才教育培养新需求。将思政教育核心理念融入“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能进一步提高“会计基础”课程教育创新能力,解决高校会计人才教育培养难以与时代发展充分接轨问题,为后续阶段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稳步推进做好充分铺垫。除此之外,课程思政改变传统思政教育发展模式,使各个学科之间产生教育的内在联系,提高高校各个学科之间教学互助能力,使会计专业基础学科能相互影响、相互扶持,有效帮助“会计基础”学科教师更好开展教育沟通,使“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在课程思政影响下,能传承教育探索精神,切实实现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教育改革的高速推进,为后续阶段提升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3立德树人视域下“会计基础”思政教学改革

3.1推动思政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双向融合

课程思政需要以思政教育为载体开展教育布局。推动思政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双向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升“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对思政知识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高校方面应做好教育体系完善,针对课程思政教育要求,优化现有“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结构,将课程思政教育黏合剂,用于填补“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空白,使课程思政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能逐步推进多元化教育渗透,避免单方面强化“会计基础”课程思政教育使教育节奏遭到破坏,尽可能在不改变现有教育框架基础上,在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两个方面做好课程思政布局。另外,相关教师应积极做好教育沟通,通过教育联动平衡思政教育与“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之间关系,使思政教育与“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在课程思政助力下能实现携手并进。

3.2强化高校“会计基础”学科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能力

针对“会计基础”学科教师做好课程思政教育能力提升,可以更好实现思政教育与“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有效融合。高校应基于课程思政教育发展,做好对教师队伍发展建设,并定期开展教师思政教育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更多元化思政教学技巧,通过对思政教学概念的运用,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应定期聘请专家团队赴校指导“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切实解决当前阶段课程思政教育问题,进一步做好课程思政与“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弥补传统模式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不足。以此,基于课程思政教育视角,实现高校“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收益最大化,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有效开展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3.3建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新模式

基于教学实践推进课程思政与“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有效融合,有益于构建多元化课程思政教育发展体系。有关教师应做好“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调整,进一步针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思政教育核心思想嵌入“会计基础”教学课程,并通过对学生思政学习能力的了解,以“会计基础”课程内容为主题,积极开展“会计基础”课程学习实践,利用引入多种课程实践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思政学习兴趣及学习意识。这其中,“会计基础”课程教师与思政教育应在前期阶段做好教学沟通,共同做好“会计基础”课程实践课堂的构建,切实解决课程思政视角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不足及教学效率不高问题,从根本上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造多维度思政学习环境。从而,在保证“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与思政教育有效性两个方面为高校人才教育培养提供教育支持。

3.4深化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

课程思政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完善教育体系之上。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则是完善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径。为此,高校应深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教师课程教学教育创新能力,根据课程思政教育要求,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例如,“会计基础”中针对财务审核方法的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类财务审核技巧,同时,也要基于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做好对财务审核规范明确,避免未来阶段会计专业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产生工作态度不积极或财务腐败问题。这其中,教师针对教学课堂设计,应先开展理论课程教学铺垫,而后在教学实践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干扰项,使学生通过课程实践进行自主选择,不同干扰项能反映学生不同思想状态及心理环境,对于更好掌握学生思政学习动态及思政问题具有一定帮助,同时,也为学生充分提升自身学习实践能力提供帮助。

4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视角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是提高“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能力及教育有效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强化会计专业人才专业素质及个人素养也具有一定帮助,使未来阶段保障高校人才教育培养质量核心关键。

参考文献:

[1] 徐娅. 立德树人视域下会计基础教学与思政教学融合的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 20(24):2.

[2] 高玄. 《会计基础实训》课程思政的构建探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7):2.

[3] 谢芬芬.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探究——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J].  2020.

[4] 马跃.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 区域治理, 202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