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融媒体时代基层新闻采访形式创新策略

龙艳萍

麻阳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麻阳苗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湖南麻阳,419400

摘要: 现阶段网站、微博、微信、电子报刊、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信息传播实现了文字、声音、图片等多种形式,以及报纸、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介的融合,融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也应融入这些传播形式与传播路径,以展现新闻采访行业的时代特征。基于此,本文在针对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的全新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融媒时代下基层新闻采访形式创新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多元性;时效性;用户意识
DOI:10.12721/ccn.2023.15708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融媒体时代下,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这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闻行业的发展。为此。新闻记者必须充分体现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形式的多元性、时效性、个性化等特点,在端正采访态度的前提下,利用各类新媒体技术与各种新媒体渠道加强新闻采访的影响力,扩大新闻采访的受众,推动新闻行业的长远发展。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形式特点

(一)多元性

融媒体时代下,基层新闻采访应不断做出调整,以顺应时代发展。现阶段,伴随我国信息化技术的持续提升,新闻行业获取信息的速度显著提高、获取信息的渠道显著增多,新闻采访的形式也呈现了多元化,不再只停留在传统的电话采访、直面采访等采访形式。因此,新闻采访记者应在采访过程中不断丰富采访形式,使得新闻采访趋向于多元化。

(二)时效性

伴随全媒体迅速发展,人们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随着新闻受众的增多,新闻信息的影响效果、以及传播速度也明显扩大,新闻采访表现出了较强的时效性[1]。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行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主动应用各类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渠道及时完成采访内容的制作与展示,为新闻采访受众提供具有较高时效性的新闻采访内容,满足其新闻信息需求。但是在使用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记者需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

(三)个性化

传统的新闻采访在语言与风格上表现出了鲜明的官方特点,语言正式、形式严肃[2]。融媒体时代下,随着信息传播渠道与信息传播速度的增加,使得新闻采访的内容与形式不断丰富,新闻采访的语言与形式也呈现出了一定的个性化特点。例如,传统的新闻采访中极少会出现网络用语,而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采访会通过网络用语的使用来增强新闻采访的表达效果。但是新闻记者在使用网络用语、以及其他形式的语言强化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需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切不可因为一些流行语的使用促使新闻采访出现明显的语句纰漏。

二、融媒时代基层新闻采访形式创新策略

(一)丰富新闻采访的展现内容

融媒体时代下,记者可以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新闻采访的内容。首先,新闻记者可以使用新的采访理念,从一些独特的角度入手,进行新闻拍摄,从新闻采访的记录形式上丰富新闻采访的展现内容。其次,新闻记者可以通过对现代化设备的充分使用了丰富新闻采访的展现内容。在传统的新闻采访中,会存在因无法使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新闻采访,导致部分采访内容被迫缺失的情况,但是在融媒体时代下,手机等现代化设备的功能更加齐全,很多手机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采访,新闻记者可以使用手机来减少新闻采访内容的缺失。最后,新闻记者可以通过将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介进行极大程度融合,来丰富新闻采访的内容。例如,记者可以根据微博、微信等平台特点,进行采访图片与采访视频的补充,使得新闻采访在新媒体平台上展现其新闻内容与新闻价值。

(二)巧用碎片特征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的新闻采访形式与展现形式无法获得大量的受众,年轻人受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影响,不愿意花费较长的时间去观看完整的采访视频、或者采访稿,更倾向于通过碎片化的新闻展现形式,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3]。因此,新闻记者需要根据受众的这一需要做出转变。首先新闻记者需要缩短采访时间,或者对完整的新闻采访进行剪辑,使其碎片化,然后借助文字解说等新形式,以一个较短的时间完成新闻内容的展现,使得受众能够通过观看,很快的掌握新闻信息。其次,由于碎片化的新闻展现形式,会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内容展示,因此记者在进行采访视频或者图片的选择时,要保证镜头的独特性,不会出现重复、或者信息量展现程度较低的镜头,使受众的观看时效性显著升高。最后,新闻记者需要针对新闻采访的展现平台进行采访画面的调整,使得新闻采访能够融入展现平台,符合该平台的审美特点。

(三)提升用户的意识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需要提高用户意识,提高客户留存率,推动新闻采访行业的长远发展。为提高新闻记者的用户意义,新闻记者可以增加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新闻记者应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与新闻采访的受众进行线上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受众特点、捕捉受众喜好。一方面,新闻记者可以借助新闻采访的相关推文,利用在推文下方的留言评论模块加强与新闻采访受众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新闻记者可以借助手机客户端、网站等平台设置拍客、爆料栏目,增加与新闻采访受众之间的互动[4]。在对新闻采访的受众进行充分的了解后,新闻记者可做出一些尝试,以提高新闻采访的用户意识。新闻记者应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分析。一方面新闻记者需要对受众的内容需求进行分析,并针对受众的新闻需求与新闻兴趣进行新闻采访方向上的调整,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提高新闻采访的现实价值。另一方面,新闻记者需要根据受众的实际需求对新闻采访的展现形式上做出调整,通过丰富的新闻展现形式来加快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提升新闻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使得新闻采访的宣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结语

现阶段,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使得传统的新闻采访失去了大量受众。融媒体时代下,要想实现新闻行业的长远发展,新闻采访记者必须端正采访态度、积极更新采访理念,借助全媒体的多种表达手段与展示渠道,使得新闻采访在内容与形式上得到丰富与创新,不断满足受众对新闻采访的形式与内容上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尹秋菊.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形式创新路径探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1(15):105-106.

[2]牛冉冉.基于媒介融合的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创新分析[J].传媒论坛,2020,3(18):66.

[3]黄番.融媒背景下广播电视记者采访形式创新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3):402-403.

[4]刘峰.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怎样实现采访形式创新[J].声屏世界,2020(1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