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几年科学技术在持续的进步,公共气象的相关功能以及准确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如果想要让其服务能力也随之提高,那么就需要工作人员不能被固有的工作模式所束缚,应该要全面的对当地气候特点做出调研,并结合气象情况进行服务,同时还应该对有可能出现的一些灾害采取预警,这样才可以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因此,下文对其在实践中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目前公共气象服务实践中存有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的气象机构都由当地政府来管理,因此工作人员对提高专业素养,以及增强服务能力的重视程度都比较低,机构内部的活力也不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对于普通群众的需求了解不够
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要面对一些企业,普通群众对其也有着非常大的需求。然而,在日常的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只是传达一些最基本的气象消息,其并未真正的对普通群众的需求做出过调研,因此也就无法针对性的做出服务,这也致使发生了部分群众对于气象机构服务不满的现象。
1.2信息传达的时效性较低
气象不同于其他物质,其具有时效性的特征,唯有及时传达气象的消息,才能够让群众提前对突发状况做出预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限于人员的技能水平,或者是设备的问题,信息传达时间延后的状况时常出现,这也使得人们在面对灾害时,不能够实时的进行应变,致使损失变得更为严重。
1.3工作人员的技能素养较低
在公共气象服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技能素养也是制约其进步的重要因素,其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由于技能素养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使得可能发生突发状况时,工作人员对其严重程度以及出现的时间无法精准的做出确定,这样就会致使相关人员不能够制订出完善的灾害防控办法,继而让预防工作无法有效的落实。第二,责任心不足也是公共气象服务无法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会直接导致对气象的分析产生偏差,或者是相关信息传达滞后的问题出现,如此便不能够保证气象预报的时效性。
2.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相关建议
2.1创建起传达气象消息的平台
唯有完善的传达平台,才能够保证气象消息传达的失效性,这样才可以让企业和群众及时的对各项气候灾害以及突发状况做出有效预防。因此,气象机构应该重视消息平台的搭建,可以与社会中的优秀企业实行合作。例如,与一些手机APP厂商合作,通过APP及时的将各类气象消息传达给群众,如此便能够有效的减小灾害致使的损失。
2.2重视群众的实际需要
如想要有效的提升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那么就需要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首先,工作人员需要走入到群众身边,对群众的需求做出全面的调研。其次,融合其所在地的经济现状、地理位置特征等内容,制订出健全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从而才可以针对群众的需求做出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同时也真正的达到了气象服务的目的。
2.3增加气象消息的传播途径
因为公共气象服务并不是只对于城市,所以在服务的过程,工作人员还应该依据农村地区以及一些偏远村庄的实际状况,积极的增加气象消息传播的途径,唯有将消息及时的推送到每一位村民手中,才能够真正的起到作用,这也是提高气象服务能力的重要表现。例如,在偏远的村庄,有可能手机以及网络的信号并不是非常通畅,因此一些现代化的方式无法有效的做到消息的传达,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在村庄中安置喇叭(如图一),通过广播的手段来传达气象消息,从而帮助村民有效的对各类灾害做出预防。
图一
2.4提升气象工作人员的技能素养
工作人员的技能素养,能够直接决定公共气象服务的最终水平,因此提升其工作中的技能素养应该得到全面的重视,如此才能更加高效的为人们群众做出服务,提升其技能素养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办法:第一,工作人员应该增强自身的观念意识,不断的对相关知识做出学习,从而确保工作时能够准确的对各项突发状况做出预判。第二,气象机构应该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责任心的培育,要让其明白气象服务与人们的人身财产的安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对消息实行采集、分析以及传达,保证气象消息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第三,气象机构应该注重创建人才梯队,主动的去到高校招聘一些理论知识较为丰富的员工,同时还应该邀请社会中的一些专业人士,来到机构内部对员工做出培训。如此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2.5加大气象服务科技的研发力度
各地政府也应该对公共气象服务足够的关注,从而提供资金以及各项资源方面的支持,帮助其提升研发的力度,保障气象消息的精准程度。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气象机构积极的引入国内外高科技的设施与技术,以此来更新气象观测装置以及相关警报装置,这样才可以为公共气象服务品质提升做出基本的保障,同时,还能够极大的鼓舞工作人员的热情,继而从内心中愿意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可以在预防自然灾害、气象突发情况等方面做出非常大的贡献。所以气象机构应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且妥善的处理这些问题,从而确保其服务能力可以稳步的提升,这样才能为群众以及企业更好的提供帮助。因此,本文对公共气象服务在实践中存有的问题,以及提升其服务能力的办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石蓉蓉,苗长明,王东法,孙佳怡,廖良清,高亮. 新时代气象服务分类方法和运行机制研究[J]. 浙江气象,2019,40(01):5-10.
[2]刘元林,周旋,唐翠云. 温州市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实践与探索[J]. 科技与创新,2019(10):138-139.
[3]李海龙,曹梅,文凤洁. 基于深圳天气移动互联网渠道用户行为分析的智能气象服务模型构建[J]. 气象科技进展,2019,9(03):222-224.
[4]王兴,朱彬,卞浩瑄,杨雅涵.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智慧气象服务模式优化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3):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