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论“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探析

​郝谡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150025

摘要: 高职院校的课程必须具体反映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以及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实践性与职业性的特点,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英语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边缘化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所授内容难以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有效结合,很难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随着“双高”(高职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的深入开展,高职英语课程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差距对当前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双高;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
DOI:10.12721/ccn.2021.15708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1.1 课程目标方面

高职英语课程目标的设立没有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未能显现出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主管部门以及教师的访谈可以看出,虽然高职英语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但在实际的课程设计、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均未突出对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目标还是显得“通”而不“专”,这体现在高职实用英语的培养目标上就显得重心不突出。

1.2 课程设置方面

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没能结合实际应用,没有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没有建立在专业教学基础之上,在课程设置上,大部分高职院校没能使英语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形成良好的内在关系。现有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对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工作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较欠缺。

1.3 课程考核方式方面

首先,忽视对学生实用能力的考核,应用性不强。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考核还是停留在重知识考核,轻能力考核。其次,考核方式单一,仅有终结性评价,没有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仅仅以全国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成绩为主要标准,教考合一。

由此,本研究认为,现有高职英语课程体建设有必要在课程目标确立、课程设计、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围绕职业能力不断改进。

2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对策

2.1英语课程目标的确立

(1)高职英语课程目标的确立要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

首先,高职院校要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走出学校,多深入企业与企业进行沟通,通过和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访谈结果了解企业对人才在知识构成、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的需求状况,在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将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及时反映在这些方面。

(2)突出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研究认为高职英语课程应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基于专业的英语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在确立其人才培养目标时,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确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走出去”是指高职院校的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目标时,应走出学校,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并将其反映在制定的各项目标之中。“请进来”是指从校外,尤其是到企业中去聘请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人到学校中来。

2.2 英语课程的设计

(1)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突破点,开展模块化英语教学

基于英语职业能力的英语模块化教学是指以学生未来所从事工作为导向、结合未来职业需求,将英语教学划分为口语交际、听力、范文阅读以及公文写作等多个模块,每个阶段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某一项英语职业能力,通过模拟的职业情境,加强对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例如:英语听说训练模块:模拟商业活动、对外商业谈判、旅游服务及客户接待等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英语写作训练模块:书写个人简历、商务名片、备忘录、请假条、发电子邮件等,提升学生的英语笔头功夫;翻译训练模块(既重视书面翻译还要重视口头翻译):翻译英文合同、翻译产品说明书等,提升学生的英语反应能力等。

(2)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为导向,加大英语实践类课程和英语选修课程

应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加大英语实践类课程和英语选修课程的比例,从而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在选修课方面,可以开设旅游英语、商务英语、酒店英语机械英语、电气英语等职业英语类选修课程。在英语实践类课程建设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旅游景点担任翻译,为学生联系外企,让学生到外企去实习等。

(3)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转换评价理念,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毕业后都会步入企业中,就职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因此,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师教学情况的最真实的反映。根据对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将用人单位对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需求作为制定任务型语言测试评估标准和测试内容的依据,设计任务型语言测试的具体任务,将企业评价纳入对学生任务型语言测试的评价之中,有助于学校以及英语教师及时调整和改革英语课程,从而使得其培养的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3结论

本文从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课程评价体系三个维度对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路径。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以高职英语课程,而不是高职英语教学为研究点,从英语课程目标、课程定位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新路径,丰富了高职院校未来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理论。在实践层面上,本研究分析并得出影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开展实施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据此提出此类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路径,这有助于指导该类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6):9-16.

[2]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34):48-52.

[4] 教学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S].北京:高等教学出版,2000.

[5] 教学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