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体育篮球的趣味化教学模式探讨

吴东灿

安溪俊民中学,福建泉州,362411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倡导“全民健身”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学者开始重视体育教学研究,家长、学生、教师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加快体育教学改革,完善体育育人价值也成为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新课改强调学生乃学习的主人,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我们提出了寓教于乐教学理念,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趣味性,激趣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文章以初中篮球教学为例,简要分析篮球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开展方式。
关键词: 初中教育;体育教学;篮球教学;趣味化
DOI:10.12721/ccn.2022.15718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健康是第一要务,让学生快乐学习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随着教育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体育教师开展探索快乐高效的学习方式,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尽可能让学生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获得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趣味化教学模式正是为了达成此目标,通过增强篮球教学趣味性,让学生轻松、愉快、高效地学篮球,提高篮球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篮球兴趣,以篮球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一、信息技术支撑,实现篮球理论教学趣味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早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不需要信息技术,部分体育教师尚未找到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合理融合点,这也导致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充分。殊不知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也能大显身手,信息技术集音频、视频、图文、动画于一体,更便于体育教师开展体育动作指导。我们应正视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加强信息技术与篮球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促进体育教学信息化,提高篮球教学效率。

以“投篮”这一运动技巧指导为例,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需要体育教师反复给学生示范动作,然后学生进行操作,这样的结果就是体育基础好的学生一看就会,但体育运动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不强,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快速掌握动作技巧。鉴于此,我们不妨应用多媒体播放标准的投篮视频,以动态视频给学生展示“投篮”动作: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且不触球,手指触球托球的后下部,手腕后屈成90°,让球的重心落在中指和食指之间等。引导学生观察动作、对比分析动作,然后交流探讨动作要领。在播放视频的同时还可辅助音频,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至掌握动作要领为止。事实证明,依托信息技术,不仅减轻了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压力,同时激活了课堂氛围,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趣味化,帮助学生在更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动作要领,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游戏化互动,实现篮球练习趣味化

体育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掌握了相关动作技巧后,还必须将其付诸实践。因此,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活动,适当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动作技能技巧,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但反复练习也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参与度不高。鉴于此,体育教师可采取游戏化练习模式,以游戏的方式推动练习,增强练习趣味性。

以“运球”这一动作技巧教学为例,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基本掌握这一动作技巧后,体育教师可设计游戏化互动活动:教师发布“准备”“运球,动”“停”等口令,学生想象自己手拿篮球,面对其他同学,跟着口令做出基本动作。当学生能够基本操作这一动作技巧后,再设计难度较大的游戏活动,比如“S”型弯道训练,在弯道中设计多种障碍,组织学生开展“安全运球过弯道”活动,学生在弯道运球是必须避开障碍物。这里的障碍物功能等同于“对手”,考验学生预判和临场应变能力。借助简单有趣的游戏互动,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篮球练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练习参与度,让学生轻松有趣地掌握篮球技能。

三、合作与竞赛,实现篮球竞技趣味化

体育项目大多都是对抗性项目,具有极强的竞技性和合作性。篮球就是这样的体育项目,篮球不是单打独斗的,需要团队合作,也是在一定的竞争情境下开展的。篮球既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也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看待竞技结果的心态。篮球也是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竞争意识、求进意识、永不言败精神的项目。在“寓教于乐”理念指导下,实现篮球竞技趣味化是广大体育教师的不懈追求。

例如,指导学生掌握了基本篮球动作和技巧后,体育教师不妨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对抗训练”比赛,考虑到男生和女生体能和运动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可将全班学生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先组织学生观看标准篮球赛事视频,激发学生对抗比赛的欲望,然后组织学生现场比赛,运用之前学习过的运动技巧和规则参与比赛,并按照国际赛事的计分标准为队伍计分,评选输赢,以有输有赢的比赛进一步激活学生斗志,唤起学生求进拼搏意识。为了增强竞技趣味性,我们还可以尝试从女生组中选拔能力突出者,组建成一支女子篮球队,与男生进行对抗,每个队伍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都会积极展示自身的运动能力,加强对篮球运动技巧的运用,这样不仅能够较大限度地提升学生运动水平,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还能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学生运动成就感。

结束语

篮球既是一项对抗性运动项目,同时也是一种技术性运动。在篮球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不能为了教学生篮球技术而教,而应该因势利导地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注重引导学生自身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习得篮球技能。但任何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的基础上的,兴趣乃是内驱力,只有学生对篮球感兴趣,才会真正投入篮球学习活动。所以,新时代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篮球理论教学趣味性,依托游戏活动增强篮球训练趣味性,开展篮球比赛增强竞技趣味性,让学生乐学、愿学篮球,真正爱上篮球这一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1]李现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快乐体育的应用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5):106-107.
[2]潘晶晶.构建小学体育快乐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小学生(下旬刊),2019(02):28.

[3]初中体育篮球趣味化教学的实施研究[J].孙红玲.科技资讯.2020(26).

[4]新时期篮球体育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邓洪武.当代体育科技.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