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的传播路径

杨明颖

海南省民族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新媒体时代,音乐传播表现出强烈的交互性。人们不仅可以接收、评论和转发音乐作品,还可以进行模仿或创作。互联网的存在让音乐传播变得越来越迅速。同时,新媒体技术强化了音乐的互动性,改变了音乐的创作方式,这对于民族音乐而言是良好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新媒体;民族音乐;传播路径
DOI:10.12721/ccn.2023.15831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我国民族音乐的审美价值独特,审美要素也很丰富,要想突出这一审美优势,深入挖掘其审美内容,就必须对其进行宣传。要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创新和丰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方式,抓住发展机遇,抵御各种风险,研究和合理运用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音乐文化传播策略,做好合理规划、精准运用、有效安排,实现我国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和大范围传播的目标,使得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展现现代化魅力,促进我国民族音乐事业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传播概述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逐渐多元化,交互性也有所增强,这对民族音乐的传播极其有利。同时,民族音乐不仅可以带给人们不同于流行音乐的体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弘扬,从而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自主地发表个人见解,迅速获取信息,而民族音乐具有舒缓心情的作用,这对民族音乐的发展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新媒介带来新思考,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途径了解民族音乐。如微信公众号“在怒江”会定时推出怒江歌手演唱的视频,发布关于傈僳族人民的风土人情,而受众可以通过该微信公众号欣赏傈僳族歌曲,增进对其的了解。同时,人们也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歌曲翻唱,用方言演唱通俗歌曲。此外,手机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可用于分享各类信息,其可以满足人们学习、娱乐的需求,其对促进人与人之间在音乐方面的互动和情感交流都有一定的意义。基于此,民族音乐更应扬长避短,创新民族音乐传播技术手段,改变文化观念,以便较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变化。另外,民族音乐还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为受众传播信息,并通过互动及时了解受众的想法,做出相关调整,从而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自身影响力。

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的传播路径

精准定位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内容

要合理运用网络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平台等,以民族音乐受众为核心主体,研究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音乐受众的相关信息,了解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受众的需求、消费目标、爱好、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等,为后期宣传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依据。例如,“网易云音乐”App是时下流行的音乐播放软件,其根据音乐文化传播的根本要求,采用大数据技术和深度学习模式来打造面向各个网络领域的服务,不仅具有弹性伸缩、高效运维等功能,还具有视频、资讯推送以及反欺诈等功能,这些功能为“网易云音乐”App的正常运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要全面掌握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受众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等,进而全面彰显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优势,收集目标群体对民族音乐文化作品的反馈,进行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内容进行定位,以获得更多目标群体的青睐,打造现代化新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系统,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范围、全方位传播。

创新民族音乐传播渠道,构建新媒体传播方式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渠道更为多元,包括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因此,民族音乐传播者可以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点,全面立体地对音乐进行传播,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宣传民族音乐文化。但是,渠道多元并不意味着能够实现全面传播,所以,传承者应当结合民族音乐的特点,分渠道进行侧重宣传与针对性传播。如针对智能手机用户,民族音乐传播者可以与通信企业合作,制作彩铃,或者制作以音乐为主题的手机新闻、广播等内容;针对其他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开发以民族音乐为主题的软件宣传民族音乐文化;公交、地铁上的数字移动电视可以实现大范围传播,民族音乐传播者可以创新性打造适合数字移动电视的音乐传播内容,并将其投放到相应平台的数字移动电视上。民族音乐精品化发展是民族音乐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此,民族音乐传播者需要争取媒介传播资源,不断增强民族音乐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民族音乐传播还需要构建新媒体传播方式,如通过网络直播、即时通信应用、慕课等进行传播。首先,网络直播涉及不同领域,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基于此,民族音乐可以结合节庆活动进行网络直播。网络直播的互动性较强,有助于受众及时反馈节目情况,能够增强受众的参与感;特别是精彩的民族音乐活动,更应采取直播的方式,方便外来人员观看直播和参与讨论。民族音乐传承者还可以制作与民族音乐有关的问题并设置奖励,通过直播答题的方式引导受众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其次,微信、QQ等即时通信平台可以实现对多媒体信息的交互传播。因此,民族音乐传播还可以开通相应的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发布与民族音乐有关的图文信息,及时收集受众的留言反馈,并对传播内容做出调整。最后,民族音乐还可以借助慕课进行在线教育传播,与名师合作打造民族音乐文化科普与讲解活动,引导受众加入慕课进行学习。我国慕课注册人数众多,群众基础扎实,民族音乐传播者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打造民族音乐相关课程,并在慕课中发起话题,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民族音乐文化。

(三)不断优化民族音乐文化品牌营销方法

基于新媒体环境,采取措施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流行度和影响力,充分展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这是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者需要关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新媒体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者要创新运用现代化文化传播品牌营销模式和方法,凸显新媒体快速传播文化的优势,形成现代化民族音乐文化品牌,扩大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范围。一方面,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品牌营销传播属于一大知识科普手段,可以运用各种传播媒介组织开展民族音乐文化宣传和知识教育活动,也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专题讲座等。其能够促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使其面向全社会传播和发展,让更多人主动了解和借鉴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作品,扩大受众规模。另一方面,新媒体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者必须时刻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情况,打造民族音乐文化品牌。此外,要充分发挥社会名人效应和明星效应,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品牌传播。通过开展歌唱比赛、举办民族音乐文化节来宣传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品牌,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四)开设民族音乐议题,创新民族音乐内容

新媒体传播媒介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民族音乐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可以增进民众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传播次数越多,就越容易提高民众对民族音乐的关注程度。新媒体时代,传播者可以整合相关平台资源,详细梳理民族音乐相关事件,并借助新媒体进行放射性传播,以便为开设民族音乐议题做好铺垫。在民族音乐受到国家关注的同时,传播者可以充分结合民族音乐的传承特点,根据国家政策制定民族音乐传播议题,以提高大众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因此,可以通过开设与民族音乐相关的议题,提高民众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不过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民族音乐自身的局限性,以免被网络上泛滥的信息所淹没。对此,可以打造立体化的传播渠道,在不同平台发布相关信息,以提高受众对民族音乐议题的关注度,甚至促使他们自发地传播民族音乐。当然,民族音乐要想获得高效传播,获得更多受众,就需要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种传播渠道,特别是新媒体传播渠道。这是因为新媒体的传播更为广泛、深入,其多渠道、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可以使民族音乐获得新发展。

同时,新媒体传播还具有反馈性,其对民族音乐创作与传播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民族音乐的发展终究在于其自身。要想获得长期发展,就必须坚持创新。具有创新性的民族音乐往往能与时代同步,更具有生命力。因此,传承者可以在保留民族音乐传统内涵的同时,吸收国内外音乐精髓,增添不同于以往的音乐元素,改进作曲技法,从而创新民族音乐传播内容。如朱哲琴的《山顶》就是以藏族顿珠《赞美雪山》的录音内容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山顶》结合原始歌曲、鹰笛旋律、法器打击等内容,实现了民族音乐在不同维度的创新。同时,民族音乐还应结合新媒体媒介进行传播,以吸引大众眼球,如可以将闽南童谣改编成动画、连环画等,吸引青少年。当然,民族音乐还可以通过微电影、短视频等吸引受众的目光。民族音乐传承者可以拍摄纪录片推广民族音乐文化,用微电影、短视频等形式记录民族音乐,从而帮助人们了解民族音乐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了解民族音乐传承人的生活以及民族音乐目前的发展状况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形成与民族的生存、历史环境有关。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具有不同的特色,因此,推广民族音乐是很有必要的,其不仅可以增强国民文化自信,还能促进国内外文化的交流。因此,传承者在传播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应结合新媒体优势进行创新,同时在民族音乐中适当增加流行元素,让群众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内涵。

参考文献:

杨旸.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传播现状解析[J].中国报业,2019(06):108-109.

李冰.新媒体环境下的音乐文化传播研究[J].文化产业,2022(01):19-21.

[3]刘雅欣.浅谈新媒体时代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J].大众文艺,2021(1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