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郭文文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60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在护理方面对照组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加入心理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观察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应用后,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缓解其负面情绪,能够以更加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心理护理;外科护理;外科手术;患者;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06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外科护理对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少患者在经理外科手术后会有明显的情绪波动,受年龄、个人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患者在术后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这对于手术效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术后身体的康复。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护理中比较先进的护理手段,通过对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有效的心理安抚,能够使患者情绪更为平稳,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身体尽快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60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48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42±3.6)岁;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16-76岁,平均年龄(41±3.2)岁。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两种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护理,在这方面两组没有任何区别。不同的是将心理护理作为实验变量,对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包括:(1)手术前的心理护理,由于不少患者会存在恐惧心理,同时对手术可能造成的风险产生过度焦虑,护理人员在术前要针对患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安抚,耐心倾听患者的忧虑,通过科学讲解手术知识、专业解答患者心存的疑问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同时对于术后可能会引起的不适症状进行科学解释,并通过曾经同类型手术康复的例子为患者展示积极的治疗效果,从而使患者能够对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有更多的信任,放松身心,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手术。(2)对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心理及生理方面都较为敏感脆弱,不仅身体会有较多不适,其内心也较为不安,对术后的恢复情况有所担忧,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安抚,耐心为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传递阳光向上的正能量,以恰当的语言高职患者手术效果,从而使患者减轻心理焦虑,减少抑郁心理。尤其是患者术后身体方面的疼痛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生理及心理不适,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可以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面对术后不适,多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改善疼痛。同时,对于手术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以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时间告知患者,对此类患者更需要倾注耐心,鼓励患者勇敢面对失败,避免产生自暴自弃心理。

1.3评价方法

(1)对患者心理状态恢复采用SAS和SDS自评量表进行评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心理状态恢复越好;

(2)为了更加客观的进行护理满意度的对比,本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极其家属进行相关调查,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总体护理满意度为满意例数与非常满意例数在总调查问卷例数中的占比,总体满意度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首先用excle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然后运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各项评估结果,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数据检验后,P<0.05则表示不同护理方式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x̄±s)13.png

通过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十分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14.png

通过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不少外科患者会因此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例如害怕手术失败引起各种并发症或者自己术后难以恢复到之前的生活质量等造成一定的心理焦虑,对手术充满恐惧心理,同时术后恢复情况除了与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关之外,与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外部环境对患者的影响等有很大的关系,患者在术后往往需要根据需要调整饮食和作息,这对于患者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因此,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有利于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决心,在治疗过程中会以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术后引起的疼痛等不适,同时也能够听从医生的叮嘱,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升治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

本文通过对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具体研究,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最终结果证明心理护理能够为外科手术患者带来更加积极想心态,具有更多战胜疾病的信心,也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要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依据患者的年龄、疾病来源、经济收入等综合考虑,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是处于对疾病的担忧还是其他例如治疗费用、后期生活等的担忧,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能够有的放矢,对不同群体的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积极与其家属进行交流,以专业的知识进行指导,使家属更加配合,减少家属焦虑的同时共同为患者服务。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心理护理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水平,还能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值得在外科护理中进行推广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孔范.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5):83-84.

[2]张玮玮,王飞.心理护理在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0,15(15):85.

[3]刘秋芬.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人人健康,2019(0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