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这一学科对当前很多学生而言,并不陌生,英语正式进入课堂也有很多年了,但是通过教学研究反馈,发现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并不乐观,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做不到对老师要求的词汇、句式掌握,更不能运用英语进行流畅的交流,是学校教学不够重视,还是学生学习太过于放纵。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与运用只能停滞在初级这个阶段,达不到国家对英语教育的相关要求。因此,加强对英语教育教学管理,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语言学习技巧及应用方法刻不容缓。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当前,从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群体来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统招的学生,他们是从高中进入到大学,在高中阶段,无论是学校的要求,还是高考分数的限制,促使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有一个较为基础的掌握,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基础。另外一部分群体是中专学校毕业的学生(以贵州省为例),该类学生主要是通过分类招生进入高职院校。从全国来看大多数中专学校的培养方向,主要是技术、技能,对文化课类的英语学习没有较高的要求,这些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许强于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但是他们的英语水平普遍低于高中毕业生,他们将来对英语的学习压力较大,需要加强学习的英语知识更多。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哪一类群体出来的学生,英语水平都是曾差不齐的,总体而言都是较差的,需要对英语学科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据有关专家研究对这类学生目前英语水平较差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对英语学习没有端正学习态度
首先,英语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也许他们以后工作需要的英语知识并不多,但是他们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英语知识,才能够有能力教育学前儿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解释到所以然,让学生从英语的本质学习,找到知识的根源才能更便于学习,但是就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来看,出现了诸多问题。据调查资料显示,有近50%学生认为,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对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并不重要,也没有必要学习,甚至有14%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英语的认知都不够,更无法认真学习,没有端正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
学习英语没有兴趣这个问题也是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作为学生而言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在一开始都是没有兴趣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认真的学习会发现,通过教学情境和课后练习题目中找到的成就感,会让学习更有动力,学到了知识,并且通过学到的知识再去学习新知识,这种情况下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可对于高职学生来讲,他们在高中或者中专时成绩较差,无法从学科中找到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况是高职学生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况且,英语学科是他们从小到大一直都有接触的课程,无法感受到新鲜事物带来的影响,更难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调查有近52%的学生对英语提不起任何学习兴趣,这也是厌学的主要原因,有46%的学生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去象征性的学习,有35%的学生才能勉强完成老师要求的学习任务,并不代表对英语学习有兴趣。
(三)对英语学习没有学习方法和策略
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策略,这也是学习花费的时间多,效率低的原因,也有相关数据表明有22%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课上的内容,从来不进行课后学习和巩固,这也是学习中最容易发生的,导致学习后,自己掌握的知识寥寥无几。有45%的学生还是很认真,在课后稍加复习,但是很有可能对老师课堂上的任务不能完成,没有理解消化,在课后的学习中也难以掌握,有36%的学生虽然也有认真学习的态度,但是学习的效果并不佳,达不到运用英语交流的水平,有39%的学生对英语没有过认真学习,期末考试时,就是凭着感觉考试,考试下来便是一塌糊涂,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较差,甚至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还是依赖于授课教师,没有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不用说一些从来没有认真学习过的学生了,对英语的学习与掌握,要想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就必须要从基础阶段起步,勤恳务实,刻苦学习。以上调查数据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这种英语学习情况很不乐观,学前教育的学生不可能交给这些水平的高职学生来管理,抓好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的英语教育也是对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负责。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对策
通过以上一些数据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与运用情况较差,尤其是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对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改变这些现状,就要从学生的管理要求出发,也要从教师的课堂管理和教学要求出发,只有师生一心,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到知识,为将来专业知识的应用和更好的就业奠定基础,下文将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整改
(一)完善课程结构
上文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分析时提出,兴趣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因素,让学习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不仅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帮助,更是为将来这一批学生成为幼儿教师时,更好的教学,让学前儿童从兴趣中学习,完善课程结构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理解为完善教学模式。英语教学本来就是一种语言类学科的学习,需要给学生适当的压力,化成动力,才能很好的学习。例如:在很多中小学课堂,教师普遍实行分数考核制度,通过分数的累加让学生进行很好的比对,让学习产生兴趣,或者在发现别的同学比自己分数高时,可以暗暗下决心,用分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无论得分高还是得分低都有动力学习,得分高的学生,为了避免自己被超越,也要努力学习,这也可以应用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就像本科高校学分累计一样,给学生适当的学习压力,但是评分标准可以不完全按照总分的高低来评比,上文也提到,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分为两个群体,两个群体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同,那么学习能力也就不同,可以对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这样才有动力去认真学习,比如英语单词的记忆始终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把单词记忆要求分为三个等级,识记20个、30个、40个,随着单词的数量增加给相应的正比奖励,或者累计积分,而从20个跳跃到40个的可以重奖,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进步”。除了使用积分奖赏制外,教师还可以在英语教学中,让英语儿歌、课文阅读音频、图片多媒体教学及英语课本剧表演活动走进课堂,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便于总结学习方法,为将来入职工作,教育幼儿提供更好的教学素材。
(二)优化评价体制
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不再是中小学学生,他们需要更公平、更客观、更合理的评价,就像上文提到的奖赏制度学习,奖赏同样也要选用较为实质性的奖赏,真正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的,可以用奖学金制度,奖学金是一份荣誉,也可以为认真学习的学生节省开支,让他们除了学习,还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评价体制同样,只有更客观的评价才能让学生对老师尊重,对学科认真。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要仅仅从期末的那一张成绩单上的分数来定型,可以多参考平时的学习表现进行整体性评价,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要多加关心,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不分年龄大小,都需要老师的鼓励,鼓励才是进步最大的动力,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要求,就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他们的要求就要高一些,这关系到他们将来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这种科学的奖赏制度和评价体系才是高职院校应该树立的教学标准,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结语:我们在以往的英语教育教学中,虽然也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只是对英语不断的学习,对学生的英语掌握情况没有过认真的研究、反馈,这是英语教育较为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让新一代大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么,必须要确保老师的“蓝”是真正的蓝,因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将来的造就受其学生时代老师很大的影响,要让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作出改变,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和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加强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才能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贡献出最美的华章。
参考文献:
[1]谢新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分析[J].广西教育,2019,0(3)
[2]张春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分析与策略研究[J].林区教学,2017,0(1)
[3]王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0(6)
[4]李伟燕,.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策略[J].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9,0(12)
作者信息:杨胜刚(1980年7月----),男,土家族,贵州思南人,大学本科,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