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王宴楠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新华农场有限公司

摘要: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融合应用,可通过专业会计软件替代传统手工记账方式,可实现会计报表的自动化生成,完成会计信息的全面化、高效化与精准化分析。文章分析了企业会计电算化面临的软件选购风险、开发设计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及不可预控风险,并提出了可行性的会计电算化风险防控措施,旨在通过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数据安全提高保障企业会计处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 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
DOI:10.12721/ccn.2022.1570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推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会计行业改革产生驱动。会计电算化是指基于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可对传统手工记账效率低、出错率高的缺陷进行弥补,同时也可大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量。然而会计电算化实施中会因多方面原因诱发风险,而采用何种方式合理规避风险成为了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1.企业会计电算化面临风险

1.1软件选购风险

现阶段,市面上流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类别较多,然而由于未出台软件质量标准,软件流通环节的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因而会计电算化软件质量差异较大,若是企业在选购会计电算化软件时对厂家资质审查不严、软件质量检测不到位,可能会采购到质量得不到保障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可能会为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影响。

1.2软件开发与设计风险

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中,由于受到开发设计人员自身能力限制,或是设计开发软件之前未详细了市场需求,会导致开发出的软件功能不够全面、内容设置不够合理,难以契合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际需求。同时在科技高速发展之下,会计电算化软件不断迭代更新,若是企业未能及时更新软件,可能会导致会计电算化软件无法契合自身应用需求,从而会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

1.3软件操作风险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主体是会计人员,若未经过严格的会计电算化培训,会计人员会因知识不足、操作技能欠缺而影响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效果,可能存在未正确且及时维护管理系统、无法应对与处理会计电算化实施中技术问题的情况。软件操作过程中,也可能会因操作方式不正确而导致信息或数据丢失,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会诱发会计电算化的操作风险

1.4管理风险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需要依托于现代化管理工具而实施的工作内容,要求企业建立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目前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健全,导致会计电算化难以展现出应有功能,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管理漏洞,篡改会计信息,从而使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会计电算化在数据修改及删减时可不留痕迹,难以及时发现违规操作,从而导致风险因素难以及时消除与有效规避。

1.5不可预控风险

会计电算化是依托于互联网、计算机等软件及硬件设施而实现的,一旦操作程序出现故障或是出现突然性停电事故,会导致数据信息丢失。同时数据存储磁盘若出现故障、感染计算机病毒、遭到黑客攻击,均会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会导致部分数据丢失、破坏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不仅会使企业利益受损,若情况严重还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倒闭或破产的风险。

2.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的可行性措施

2.1构建可行性的会计电算化软件选购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系统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购买制度,企业采购人员在购买会计电算化软件前应首先征求财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采购软件的种类、数量;采购人员同会计电算化软件供应商谈判时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合同中将供应商应当承担的责任风险注明清楚。采购人员应尽可能选择社会上信誉度比较高,企业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这样可以在软件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都到保障。

2.2强化会计电算化软件设计研发能力

作为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企业,需要加大研发的力度,努力提高会计电算化的设计水平。在软件开发前,需要对企业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要邀请相关的财务和法律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对现行软件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此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攻关的重点,确保开发出来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能够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具有较好的适合性。

2.3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维护力度

为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运行,企业应针对性强化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维护技能培训,通过及时、正确的软件及系统维护,提高系统应用的安全性。企业还需与软件开发人员保持沟通和联系,以便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问题时,开发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效的降低由此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4建立与优化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应清晰确立会计电算化风险的防控目标,建立完善可行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从而为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制度支持,以免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同时,要构建科学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标准,落实好各个岗位的责任及义务,梳理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规程,明确具体的操作方式。此外,还应制定不同岗位之间的监督制衡机制,做好不相容岗位的分离,确保会计电算化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开展,防止信息数据被故意篡改,通过管理力度的加强降低企业电算化的实施风险。

2.5建立健全行业职业道德标准及相关律法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职业道德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但由于计算机网络营发展速度较快,备种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和攻击手段也千变万化。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对会计电算化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而为企业创造一个安全的会计电算化环境。

结语:在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逐步优化与完善的过程中,会计电算化逐步应用于企业并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化与优质化开展。面对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企业应正确剖析风险诱发原因,通过管理制度优化、软件选购制度建立、软件设计研发能力加强、安全维护力度提高、行业职业道德标准及律法健全几方面措施实现会计电算化软件风险的有效规避,从而为企业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柳丽萍.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浅析[J].中外企业家,2018(21):1.

[2]张金超.分析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财经界,20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