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十分艰难的阶段,国家队在国际性的比赛中屡遭败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参与足球运动的青少年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加上长期以来国家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培养的忽视, 从而导致了现阶段我国足球后备人才资源的严重不足,这就直接影响了国家队以及职业联赛的竞技水平难以得到突破与提高。打破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障碍,校园足球的作用不可忽视。揭秘巴西、西班牙等足球强国的成功之路,概莫能外。中国足球运动的各方面水平与世界上足球水平排名靠前的国家及地区相比,不管是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还是从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上来比较,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中国足球在如此严峻的事实面前,重视发展校园足球,大力培养足球人才,形成一个完备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
一、小学校园足球的教学现状
足球教学已经是新课改下小学体育的重点内容,教学现状却并不理想。首先是教师和学生对足球的认知还不到位,部分教师认为足球只是一项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而小学生对足球的概念多由教师讲解,自然而然无法全面认识足球运动的意义[1]。其次,目前的足球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各年龄段小学生的教学内容相差不多,无法提升小学生的兴趣。最后是传统教育遗留下的观念问题,过往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高,足球所需的设备和场地都没相应的配备,阻碍了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并且小学生本身的注意力较差,专注度不高,再加上专业从事足球体育教学的教师较少,校园足球的兴趣更加难以培养。从而导致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处于尴尬的局面之中。
二、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
体育课上,我们激励学生逐步习得足球的基本技能,让他们在发展技能同时提升身体素质;语文课上,我们与学生一起品析关于足球的经典文章,了解足球的历史、发展与现状;音乐课上,我们引导学生尽情演绎、自主创编啦啦操;美术课上,学生会拿起手中画笔,自由畅想心中的足球;班会课上,我们与学生一起欣赏足球的精彩瞬间,共同为班级足球队加油呐喊;哪怕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也会自觉沉浸在课程的进程之间,他们或撰写足球评论,或创作文化标志,自得其乐[2]。
(二)关照所有学生的过程体验
爱踢球的学生,可以在平时的“三人制”“五人制”或“七人制”足球比赛中切磋技艺;球踢得好的学生,可以参加学校足球队;不善于踢球但拥有某一项爱好的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所长,如设计海报、跳啦啦操、唱足球歌曲、讲足球故事等;甚至相关能力有缺陷的学生,也可以在足球游戏等的体验过程中,收获快乐[3]。
(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积极改变以往的活动方式,大力倡导“丰富经历,注重体验”的活动理念,认真记录、全面展示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知识与过程表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落实主体地位。
(四)实现家校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因此,学生家长的参与度也直接影响着课程质量。为顺利实现家校合作,我们主动改变,充分利用班级QQ群、“家长开放日”等沟通平台,让学生家长充分了解课程理念;注重引导,以《给学生家长的60条建议》为载体,让学生家长深入理解课程价值;与学生家长组建“爱心联盟”,热忱邀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课程的实施[4]。正是在这样的积极互动中,学生家长能逐渐正确认识学生、合理评价学生、积极发展学生,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活动资源。
三、校园足球文化课程的评价方式
(一)让每一个学生的体验都精彩呈现
《足球护照》是学校为校园足球文化课程实施所设计的个性化评价手册。从“护照”名称的书写,到校徽、内页的设计等,都由学校师生共同完成。护照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结构分年段规划,记录了每一个学生在校内外的所有足球文化活动情况。“护照”的推行,直观地呈现了每一个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与成长历程。
(二)让每一个团队的成长都充满激情
评价团队才能形成团队、发展团队。一方面,我们将足球文化课程纳入“爱心教室”班本课程的建设体系,大力倡导各班组建足球队、啦啦队,定期展示各班的活动资料;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班级、年级、校园足球联赛,丰富评价方式[5]。如评选“十佳足球宣传海报”“十佳啦啦操队”“十佳后勤服务队”“十佳足球队”等,让联赛的过程成为凝聚团队、发展团队、享受团队的旅程。获奖团队的图文资料,都可以登上“校园足球名人堂”。
(三)让每一次活动的过程都体现智慧
第一,坚持“过程大于结果”。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应该是注重过程的教育。我们会以DV或日志的形式,定期记录、展示某一个团队的成长经历,用常见的故事让学生感悟不寻常的道理;还会对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或取得巨大进步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大力表彰,深入挖掘、积极弘扬他们身上的精神力量,通过电子大屏幕展播,让这些精神力量成为激励学生自主发展的原动力[6]。第二,坚持“进程即课程”。我们鼓励教师主动开发校本课程(微课程),将班级足球队、啦啦队等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教学建议整理成册,让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帮助每位课程的实施者进行总结和反思,给更多的教师提供参考和建议。
四、结语
吴川市清源小学自建校至今,始终坚持独特的办学理念,体现了让足球回归教育的宗旨,积极发扬“以球育人,特色发展”的足球精神。该校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在于,学校领导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将政策落到实处,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积极引进专业的师资,将体育哲学和视野融入到教学中,指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意识;拓宽学生晋升渠道,为专业队输送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清源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得到了更多学校的广泛认可并交流相关经验。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扩大招生范围,将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得更好,从多途径、多元化、多角度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完善青训设施储备,为国家输送新型足球人才。
参考文献:
[1]解逸.小学生(水平一)足球启蒙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20.
[2]王淦.“兴趣教学法”视阙下的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19(24):21.
[3]李卫东 ,刘艳明 ,李溯等 .校园足球发展的问题审视及优化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05).
[4]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5]张巨荣.新时代背景下内蒙古高校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发展研究[J].内江科技,2020(03).
[6]董众鸣.上海市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