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科素养发展的关键期,但是,由于学生数学知识经验和领悟能力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如若一味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显然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基于此,教师应该开展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文章主要探讨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希望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依据。
一、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分层教学法有利于提升教学有效性。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按照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和数学能力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依据层次设置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每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有所获益,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成长,所以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得到提升。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层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学生的主体性能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关注度和兴趣明显提升。最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为出发点开展教学,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每名学生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二、高中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有效分层
为在高中数学教学环节有效运用分层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为分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即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习惯、课堂表现、家庭因素等,在此基础上落实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将学生合理分层。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若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则不仅会加剧学困生的心理压力,还会使学优生得不到深入锻炼,进而导致学困生失去学习信心、学优生的潜能得不到激发的严重后果。因此,在高中,分层教学势在必行。教师可将学困生分为D组,学优生分为A组,将课堂表现好但应试能力差的学生分为C组,将学习习惯稍差但应试能力稍好的分为B组。同时,教师要声明会根据学生的成绩、课堂表现等随时调整分组,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危机意识,保障分组教学的良性运转。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结合教学的重难点认真备课,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以集合的教学为例,要求A组掌握集合的概念与难点,并会做基础题、提高题以及创新题:要求B、C两组掌握集合的概念与难点,并会做基础题、提高题,可不做创新题;要求D组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简单掌握难点,牢固掌握基础题,定期做提高题拓展思维。
(二)课上分层教学
教师要围绕课前分组及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开展分层教学。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各层级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问题,使学生的思维通过由易到难的问题得到良好的启发,实现其能力范围内的进步。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一方面要坚持探索性原则,即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展开探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控制各个层次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免过于简单的问题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难度过大的问题影响分层教学的有效性。以集合运算的教学为例,教师抛出集合运算的简单例题:设集合A={x∈N|,0≤x≤2},B={x∈N|1≤x≤3},求A∪B。教师可组织D组学生回答这类基础性习题。待学生掌握过后,教师可抛出变形题:已知集合A={x|x2-4x<0},B={x|x<a},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C组、B组学生回答这类变形题。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问题,一方面,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有效夯实,思维得到了有效启发;另一方面,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收获了成就感与满足感,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用真诚的态度、鼓励的话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以持续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分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保障。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用“没关系,你再想想,老师觉得你一定行”等鼓励性话语,切勿挖苦学生,切勿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后分层布置学习任务
为巩固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将分层教学延伸至课后环节,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教师还要持续关注学生的课后实践环节。首先,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例如A组除了做必要的基础题、提高题外,还要做一定数量的难题与创新题;B、C组学生除了做基础题与提高题外,要定期做一定的难题与创新题,以锻炼思维;D组学生只需要做简单习题,定期做一些提高题夯实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其次,教师可创新讲评作业的形式。对于A组,教师可组织学生互相讲解基础题与难题,创新题由教师与学生合力完成。对于B组、C组,教师可讲解集体性错误,或由A组分享思路与经验。对于D组,教师要采取面批的形式,当面纠正错误,督促他们反复练习基础习题,加深印象。教师要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转变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要将随堂表现、创新思维等融入考核过程,以耐心、细心、公平、公正及多元化的考核思想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使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三、结语
分层教学不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切实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落实学生分层分组工作,重视数学课程的分层讲授,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在分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锻炼各层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亚迪.浅议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J].学周刊,2020(2).
[2]周占武.刍议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