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试论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闫翠玲

黑龙江省龙江县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所,黑龙江省龙江县,161100

摘要: 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被当做重要的生产设备运用于各环节当中进行使用,因此,压力容器自身的质量对工业产品的优劣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由压力容器质量问题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工业企业会开展定期的检验工作,以确保压力容器能够正常运行。然而,压力容器内部压强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危险源,从而才能有效降低检查过程中的危险系数。
关键词: 压力容器;检验;危险源;控制;有效措施
DOI:10.12721/ccn.2021.15744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压力容器在具体的检验环节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发生几率,比正常情况下其他设备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要大得多,因此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检验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并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查与控制。

1.压力容器在检验过程中所面临的危险源

1.1压力容器的质量缺陷问题

1.1.1压力容器的易受损部位

在使用的前后两个周期,压力容器很有可能会出现稳定性、刚度以及强度方面的变化,从而引发资料不准确、安全隐患等问题。若无法及时的处理缺陷问题,并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那么当压力容器长期停置之后,还会引发更加严重的质量问题。不仅如此,压力容器的承压设备在高压强的作用下,很有可能破坏内部的保护装置,导致压力容器的承受能力受限,从而打破了容器原有的稳定性。

1.1.2环境因素影响安装效果

造成压力容器安全隐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了实现压力容器的正常运转,因此检验人员还能应注重对周围环境危险源的防范。压力容器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现场的通风环境无法达标,再加上安装的空间有限,因此造成了有害气体聚集,进而带来了毒气侵蚀等问题。

1.2有害物质带来的问题

当压力容器处于高压、高温的环境条件下时,会引发化学反应,并释放有害物质和不稳定的化学成分,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某些由于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腐蚀性物质,还会进一步影响压力容器自身的精度与使用周期,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转,阻碍了工业生产的效率。不仅如此,长期忽视对有害物质的控制,还会逐渐形成电磁辐射问题,加大了危险源对生产环节带来的负面影响。

1.3电磁辐射问题

当压力容器当中的电磁部分受到外界影响时,会导致系统紊乱,从而引发漏电问题,不仅影响压力容器的正常运作,还会加大检验的难度。此外,大范围的电磁辐射问题,还会进一步引发放射性辐射,从而导致爆炸等严重性的安全隐患问题,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逐步引起对电磁辐射问题的重视,从而消除此类隐患。

2.控制压力容器检验环节危险源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危险源的信息反馈系统

在实际的压力容器检验过程当中,不仅要加强对设备的检验,还应做好实时的信息记录、整理与反馈工作。检验人员在完成对压力容器的检验之后,应对设备使用现状以及安全隐患问题做好详尽的记录,并将资料整理归纳成档,再及时的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管理人员适时的构建并完善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实现高效的危险源信息整改工作,逐步提升预防效率。此外,技术部门也应定期对设备危险源信息进行收集,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汇总之后,再将其反馈给决策部门,以便决策人员及时的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2严格控制压力容器的材料质量

通过对压力容器的各项危险源问题进行分析可知,无论是压力容器自身的质量问题,还是后期有用环境原因引发的电磁辐射问题,实际上都与设备的材料质量有关。因此,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在检验环节危险源的控制效果,则应注重对其材料质量的控制,利用先进技术对材料进行整改,解决质量问题,进而避免危险源继续扩大。由于压力容器所使用的制备材料具有特殊性质,其精度、运行效率、密封性、自身强度及使用周期都受材料质量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压力容器制作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还应在实际的制造环节当中,选用合理的制造工艺,并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从而达到控制危险源的效果。

2.3提升检验环节的整体效果

压力容器参与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且对其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结合设备的特性,制定严格的检验流程以及多样化、合理化的检测方案,并使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提升检验环节的整体效果,避免危险源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2.3.1信息的记录与备案

在完成对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之后,还应及时做好对其各项信息数据的记录,并在整理之后归纳成档。对信息的备案就是将所成立的检验数据档案妥善保存,确保后期检验工作能够及时的将阶段性的设备使用情况以及性能进行对比,从而及时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使设备能够与之相契合。

2.3.2确保安全质量达标

在实际的检验环节当中,应严格遵循相应的检验规定,对压力容器展开全方位的检验工作,确保其自身的强度、刚度、密封性以及器壁的厚度能够达到相应的安全质量检测标准。当确认设备质量达标之后,才可将其投入到工业生产的环节当中进行使用。

2.4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是实施检验工作的基础指导,完善对制度体系的建立,才能够确保各项责任制度准确落实,并结合危险源的产生特点,做好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因此,检验人员应严格的遵守相应的管理体制以及制度条例,并按照项目表的排列顺序,对压力容器的各个部位进行逐一检查,确认其质量是否达标,最后再完成检查记录等工作。

2.5提升检验人员的综合技能

为了确保检验工作的整体效果,还应避免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加强对检验人员专业知识与综合技能的培养,可以帮助其准确的识别危险源,并及时对源头进行控制,提升检验与控制危险的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对检验人员思想道德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在逐步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达到提升危险源控制成效的目的。

结语:排查容器的质量问题是压力容器检验的基本工作,但由于其自身在结构与配置方面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设备任何部分一旦遭到损坏,则会造成安全隐患问题,并为企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及时的处理缺陷问题,并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可以避免由于长期停置而引发的质量问题。不仅如此,还应强化技术人员的管理以及运维水平,充分发挥压力容器危险源控制工作的实际效用。

参考文献:

[1]崔艳兰.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研究[J].清洗世界,2019,(07):23.

[2]林明强.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危险源的控制措施与安全评价[J].锅炉制造,2020,(01):63-66.

[3]单文志.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9(11):249

[4]蔺鹏乾,梁海滨.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8,016(09):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