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温志强

宾阳县宾州第三小学 广西南宁市 530400

摘要: 在组织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素养,推动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教学和引导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多种方法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避免学生走入误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2.15718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就需要推动教学创新,在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创新教学时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形式方面的创新,在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方面都要进行创新。

一、数学教学中的误区

1.教学形式化。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避免出现教学形式化的情况,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重,进行形式上的创新,生硬地引入一些教学内容,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教学模式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在教学时,教师要避免过多的形式化内容,从教学实质出发,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2.教学素材选择问题。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选择的教学素材不合适,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效果,部分小学教师的教学压力比较大,而备课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花费大量的时间,一些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存在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的,选择材料时要选择适当的案例,这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3.缺乏教学延伸。一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内容的局限性较强。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推动数学教学创新时,教师要进行教学延伸,不要局限在课本和课堂上,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二、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

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推动教学创新,在制定目标时也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出发,在新课标的引导下组织教学活动,在创新思维的要求下设置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班级教学的进度。在教学时还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制定合理的目标,充分的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在选择时也要选择一些具有较高课程教学价值的素材,融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素材了解数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此外,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要突出主题,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在讲加减法的内容时,可以用学生们熟悉的硬币作为教学素材,结合生活当中的场景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超市结账的情境中学习加减法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锻炼,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性。

2.重视教学引导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的设计,把学生带入课堂,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虽然课堂导入在教学中的占比较小,但是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充分重视导入环节。传统的课堂上,一些教师会采用开门见山进行教学,让学生翻开课本组织教学活动,忽视他导入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通过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

3.应用信息技术活跃思维。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数学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但是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如果在学习时思维能力不强,就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师给学生讲课,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在数学课堂上融入信息技术就能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题,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例如在讲平移的相关内容时,如果只是给学生介绍平移的基本概念,学生就会感到比较困惑,对于理论知识比较难以理解,教师采用信息技术的方法给学生展示平移、旋转的过程,展示旋转过后的相关图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和学习,这样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教学资源,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因此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法组织教学。

4.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注意思考问题,提升学习素养。在新课改后,教师和学生的定位也发生了变化,在课堂上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学习,围绕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学习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一些题目。在课堂上要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还要因材施教组织教学。在组织数学教学时,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把教学内容简单化、形象化。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给学生讲解知识,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5.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在组织数学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小学生对于数学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以及学生自身的思维限制,在课堂上,教师要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压迫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培养信心。例如在讲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讨论。在讲解追击类的数学问题时,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模拟演示,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逐渐探索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合作探究发现学习中的漏洞,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总结

总而言之,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创新,融合新课改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发展,在教学中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艳. 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 2021, 2(12):151.

[2] 廖素清.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 文学少年, 2020.

[3] 王玉蓉. 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