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兴趣爱好
兴趣是参加学生体育活动的动力,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基础。根据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的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方法。
2.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生命在于运动”并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初中阶段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育兴趣,发展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自觉参加体育活动,从而达到终生体育的目的,现阶段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体育科目有50分的满分,如何从兴趣爱好出发,热衷锻炼,轻松拿下中考体育满分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经过调查,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以中考项目为主要内容,学生从入校开始,老师便跟学生详细说明了体育中考的项目及评分标准,开始以体育中考为目标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体育教师安排常规化的体育活动,忽略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老师为了自己的学生能考一个满意的成绩,也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老师不敢耽误一分钟,立定跳远、跳绳、实心球轮番上阵,中长跑是课课练,排球自传自垫是唯一可以玩的球类项目。初中生在体育课上根本找不到乐趣,最羡慕的是高中同学不用参加体育中考,可以玩自己喜欢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为改变这一现状,特意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出发点,提出自己的建议。
3.学校体育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3.1打好基础是关键
每一个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初中阶段正是打好身体基础的“黄金时代”,是身体各项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从人体自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阶段,应加强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打下良好的体育锻炼基础。但是由于基础没有打好,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支撑,往往事半功倍。我们要放眼未来,首先从现在做起,保证现在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同时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准备。
3.2掌握体育知识,学会自主学习
掌握体育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老师教授,其次还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渠道获得。只有了解体育、懂体育的人,才会喜欢体育,只有会踢球的人才会看球,所以初中阶段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教学生打篮球,只有学生会打了,他才会加入到篮球运动的组织里,在我小学四年级以前都没有见过足球,根本不知道足球是怎么踢的。后来我们村搬来了一个城区小学转来的同学,他会踢足球,带着我们踢了几次,从那以后我们村的晒谷场就变成了足球场,整个村的小孩每天都会等着他抱着球来,慢慢的足球就多了起来,我们甚至举办了村级足球比赛。所以要让学生能自主的学习、锻炼,首先要培养好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3.3开展多种体育项目比赛
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爱玩的项目和玩的习惯。加以正确的引导、鞭策和鼓励其成效也就越大。学校应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找到自己热衷的项目,加以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4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采用“激发式”课堂教学,通过对内容趣味性的讲解,如:立定跳远可以设计成游戏“青蛙跳石板”,快速跑可以设计成“救火行动”。通过老师创设有趣的意境、幽默风趣的语言、流畅的动作示范,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教师体育教学的质量。
4.总结
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应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配合,共同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老师要充分发挥,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的综合表现,是奠定终生体育的基础的重要标志之一,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了浓厚的兴趣爱好,才会自觉地参与运动、参与课堂、主动参加课内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