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研究

罕润

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芒棒中心校,678500

摘要: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明显增强。然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强调讲解教材知识,没有关注情感教育,导致学生只能够熟练掌握知识点,而缺失情感。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语文;情感教育;全面发展
DOI:10.12721/ccn.2021.15705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小学生本身辨识能力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行积极引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作为小学教师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事物也是一个重要的责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渗透情感教育,彻底扭转传统教学模式下唯考试成绩论的教学误区。实现情感教育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健康成长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不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导致他们对社会事物的认知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控制力缺失,很难控制个人情感。为此,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提高学生自我控制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情感教育渗透在教学中,使学生正确认知情感教育的现实意义,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促进小学语文未来发展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并未受到重视,事物的统一化和格式化是应试教育的主要追求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发展中对多元化人才的要求更高,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将高智商作为赢得一切的根本,虽然我们并不能否认智力开发的重要性,但也需要注意到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情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心理和人格健全发展并未受到关注。情感教育则更多注重小学生以教材知识为基础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小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有积极促进作用。只有让学生在智商和情商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够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因此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能够彻底扭转传统教育模式下忽略学生心理情感培养的弊端,给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带来革新。

三、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得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合理运用生活化素材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在现阶段,很多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备受家长宠溺,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进而忽略了要报答父母的恩情。为此,在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质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的限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实现精力高度集中,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需要老师通过教学进行积极引导。但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采取简单粗暴的灌输式讲解方法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渗透情感教育,让小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牢记情感教育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小学生更加愿意接受,而且能够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培养小学生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为小学生培养良好品质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够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起到促进作用。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人文性培养比较忽略,而小学高年级语文本身体现出了人文性和工具性两种特征,人文性的作用要远远超过工具性。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以此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小学生心理实现健康发展,同时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由此可见,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五、创设情境

当学生处于良好的教学情境时,他们的情绪更容易被感染,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理想的教学情境。

六、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精彩的画面实现小学生想象力的进一步拓展,并以此来启发小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而要想实现小学生思想水平的全面提升,并利用美好事物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就需要让小学生具备一定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美。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全面渗透,这样不仅能够让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而且也能够为小学生奠定情感基础,全面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强化和学生的联系,给予学生生活和学习上必要的关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科学引导学生的同时,使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受到感染;最后,在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个人生活,强化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 赵永生.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感教育渗透策略[A]. 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2020年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卷三)[C].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食药同源发展工作委员会,2020:2.

[2] 晁艳丽. 小学语文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 孙晶晶. 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