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王国槐

湖南省洞口思源实验学校,湖南,422300

摘要: 想真正意义上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式,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各方面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对小学体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体育;实践教学
DOI:10.12721/ccn.2022.1572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新课标革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显得更加重要。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重新认识小学体育教学在新课标下的重要性,加强小学体育教学的探究和实践工作,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是影响整个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时代快速发展、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没有与时俱进,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在教学过程中,既不重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也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课堂缺乏乐趣,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不能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目前,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归根结底在于学校及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认为体育课程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课的学习。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得不到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这样不仅失去了体育教育的意义,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更违背了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学的精神和理念。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小学体育教师是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所进行的教学方法是针对全班同学制定的,不能够照顾到每位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由于家庭氛围、生长环境不同,每位学生都存在差异,教师不能对每位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很多体育项目教学目标确实一致的,做不到区别对待,很多项目考核还要求体育动作一致。这种体育教学内容的设定,脱离了实际中的学生群体。这种情况下,很难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初心是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意识。不单纯地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因此,教学方法和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科意识的阶段,小学生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比如体能差异、理解能力存在差异、知识接收能力存在差异等等。小学生差异除了个体差异外,还存在群体差异,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就属于群体差异,女生喜欢跳绳,跑步等强度低的体育活动,男生则喜欢强度大的体育活动,例如足球、篮球等球类项目。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群体差异,在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对学生进行合理化教学。例如,在体育课程中,教师根据男女生的群体差异,在锻炼时将男、女分开,将锻炼强度的大小进行划分,给男生安排训练强度大的体育项目,给女生则安排一些强度比较弱的运动项目,将群体特征更好的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汇总,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体会到体育的乐趣,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虽然在教学理念上有所转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的方法授课,这种方法看似在系统性地讲解知识,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只是在重复教师演示的动作,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接受和挑战新事物的能力。在进行体育教学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主动练习一些动作,再结合学生的练习情况,展开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听,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非常被动的,缺乏主动探索精神。体育教学过于程序化,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无法真正意义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学习过程,最重要的两大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随着新教学目标的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学生就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体育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无论哪方面进行创新都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要遵循两大原则,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教学方式要满足学生的个体化发展。还有,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展示平台,让学生在锻炼中思考,然后进行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作为辅助者,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明确教学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其他方面看,也是体育教学方式创新的一种方式。

(四)把游戏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所以游戏深受他们的喜爱,可以说小学生的主导活动就是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作用,这些游戏教材具有丰富生动的情节与明确的主题,具有教学意义。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深刻感受团队的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学会利用游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小学生才能在不断的体育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体育的乐趣,为小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学校方面要为体育教学提供教师资源,让体育教师专心的进行体育教学的创新探究,还要提高体育教学资源,适当的增加体育教学器材,完善教学环境,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岩.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8(15):151-152.

[2]陈希鹏.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读写算,2020(25):6-7.

[3]李宗元.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