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实践探析

王黟铖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玉碗镇中心完小,657401

摘要: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将其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不仅能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元素,而且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思维性的特点,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而信息技术的引入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融合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有效融合;教学实践
DOI:10.12721/ccn.2021.15711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不仅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已经对传统的教育形成不可避免的冲击.在此背景下,要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巧妙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其优势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实践进行讨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整合策略,以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改革与发展。

一、当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它的应用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数学教和学的模式正在发生重大的突破,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的手段较为单一,最多就是给学生展示一下多媒体课件,展现一下PPT等,导致网络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第二,教师为了展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忽视了数学学科的特征,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只在形式方面创新一下,但在教学内容上还存在较大的缺陷。第三,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导致数学课堂较为松散,不仅无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还会影响教学进程。除此之外,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在数学课堂中过度运用多媒体技术,如信息技术教学工具播放速度非常快、数学多媒体课件内容非常多等,让学生缺乏一定的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样不仅无法展现出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还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视觉疲劳的情况,致使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同时,在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个别教师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进而无法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师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当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对于数学学科中的抽象知识点难以有效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具体,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灵活而形式丰富的数学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项感官,增强了学习印象,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要为学生整合更多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整合,对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理论,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而提高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性。由此看来,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使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发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最大价值,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对良好氛围的营造,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图文并茂、音频兼备的优势为学生呈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数学课堂注入一种新鲜的活力,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使他们思维活跃,课堂氛围活跃,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为了给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内容是: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的动画中有三只小动物,分别是兔妈妈、兔爸爸和兔宝宝,它们正在分胡萝卜,兔爸爸问兔宝宝:“你想要这些胡萝卜的1/2还是1/3还是1/4还是1/6呢?”兔宝宝不假思索地说:“我要1/6.”然后,兔妈妈说:“那我就要1/2吧.”兔爸爸说:“那只剩下1/3和1/4了,我就选1/3吧.”兔宝宝说:“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都要最少的呢?你们不是最喜欢吃胡萝卜吗?”兔爸爸和兔妈妈看着对方笑了笑,说:“那我们看看谁得多谁得少吧.”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认为谁最后分到的胡萝卜最多?谁分到的胡萝卜最少呢?”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有的学生说:“老师,我知道,妈妈以前跟我玩过这个游戏,兔妈妈分到的胡萝卜应该是最多的,因为它选择了胡萝卜总数的一半.兔宝宝分到的胡萝卜应该是最少的,因为它只分到了胡萝卜总数中的一小份.”由此可见,在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不仅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与学习,而且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练习,获得成功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练习要比传统的作业布置更有趣味,不仅能消除学生对数学习题完成的排斥心理,而且能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强烈求知欲望和乐学心理激发出来,为日后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分层的知识练习,一方面能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不断促进他们获得全方面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水平.

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但学生受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难以理解所学内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融合,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体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层次内涵。

参考文献

[1] 彭文华.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方法探讨[J].东西南北,2020(6).

[2] 黄凯军.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