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广义上讲,传统电网包括四个环节: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其主要功能是将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发电的生产结合起来,通过设备转化为电能。近年来,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电力技术发展迅速,这使得电力控制和电力传输机制不灵活的问题日益突显。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提供了增强的信息聚合、通信、安全、自动控制和其他基于网络设施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从发电到使用的能源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障,并且具有绿色化特征。因此,很多国家一直在进行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在政策法规、控制系统、技术和应用方面推广智能电网,以促进其发展。
1电力物联网的概念
电力物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结合现代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构成的人机交互、万物互联的复杂系统。电力物联网是物联网在电力行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应用落地。通过电力物联网将设备与发电企业、电网公司、电力供应商以及电力用户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共享,发挥电网平台和枢纽作用,为电力行业和更多市场主体提供价值服务,创造发展机遇。电力物联网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现代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人机交互、万物互联,保障状态感知更实时全面,信息处理更高效准确,应用更灵活便捷。感知层的智能传感器将覆盖到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甚至各个元器件,规模更大,数据更全面,信息更精准;5G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传输层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满足海量量测的需要;各系统间改变以往烟囱式的架构,数据壁垒将被打通,在数据层实现所有数据的统一管理;应用层向电力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便捷服务,建设智慧服务体系。
2电力物联网的建设
2.1云计算
云计算已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新型通信技术,这种技术首先需要一个运算核心,用户在使用时将需要计算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元算核心中,经过分析处理后再将结果传输给用户达到计算目的。这种通信网络技术更加符合如今用户的使用需求,将区域资源进行整合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使用需求。同时云计算能够合理地利用闲置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能够广泛的接入使用用户,按照用户的使用需求进行收费,可以同时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多层次的服,是如今发展的重要技术。
2.2智能传感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所应用的传感器在数量和性能上都难以支撑电力物联网应用。传感器部署范围不足,安装数量有限,有效感知数据匮乏;传感量无法有效实时反映设备运行状态,感知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高温或强电磁环境下,传感器使用寿命缩短,可靠性降低。现有的研究中,为了满足新一代电力系统传感器多参量、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可以采用基于微机电结构的传感器。该类型传感器具有微型化、集成化、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
2.3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
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核心是交换,不想如今的互联网技术需要大量的软件硬件设备,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及分组技术,在网络上构件虚拟框架,用户只需通过网络进行虚拟操作,在网络上选择需要的功能及业务,提供了开放开源的结构,实现了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自由接入服务提供商。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在变得越来越小,为了降低通信成本以及居民使用网络的成本,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研究势在必行。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能够点对点地进行服务,能够更加安全地进行网络传输,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宽带去进行业务的展开,令业务的管理更加地灵活高效。
2.4智能芯片
近年来,能源互联网发展迅速,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均渗入现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电力物联网云、管、边、端各个层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智能芯片的研究应用,芯片技术成为确保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大量设备接入电网,必然会产生计量、控制、保护、监测等海量数据,信息的传递和存储更为复杂。借助于智能芯片建设,微型智能传感器和智能终端能够高精度高效率地完成设备信息的采集和传递、云端海量数据的计算,以及实现边缘计算。随着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深入,电力智能化将逐渐扩展到家庭、企业、城市,最终实现万物互联,数以亿计的用户接入会给集成电路应用带来指数级数量增加。
3电力物联网的应用
3.1在统一通信技术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电力信息传输在建设智能电网中的基础性作用还体现在统一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在构建智能电网的基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IP平台统一通信技术的应用,用户能方便地自由使用语音、视频、即时消息、数据和其他通信方式,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交互。因此,结合使用电力信息网络和基于IP网络技术的基础网络平台,集成了智能网络通信系统,对语音和数据进行组合,从而提供统一的操作管理、规范的建设和大规模的营销,继续帮助优化智能电网系统并改善电力管理功能。
3.2智能电网电力通信调度控制系统的可出图性
受到某些技术方面的客观影响,分组传送网技术仍然不能够完全使集成调度控制模型建造普及,就也无法能够较好地将集成调度控制模型体现在二维图纸上。施工者不能准确地对集成调度控制模型进行分析评估,就需要对二维图纸进行绘制,确保能够完成现场的施工对接。智能电网电力通信调度控制系统需要导出一系列的平面绘制图和剖面图纸。大多数情况下,剖面图纸都是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的图纸,并且会随时根据模型的改变而进行改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绘图工作者的工作量,减少很大一部分的出错概率。
结束语
相较于十年、二十年前,我们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的改变都离不开现代通信技术的支持,无论是我们出行还是生活工作,现代通信技术使用于诸多领域,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便利。现如今的现代通信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帮助很大,其优点很多,但是缺点亦是不少,不断的创新互联网通信技术,推进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学峰.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4):35-36.
[2]徐晓海,徐佳.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180-181.
[3]徐晓寅.信息通信技术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186-187.
[4]蒋永鹏.电力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中的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192-193.
[5]耿光.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的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