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全媒体时代培养互联网思维,提升网络新闻编辑能力

阿卜杜克热木·米吉提

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市,848000

摘要: 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就犹如不断涌来的水,在互联网的纵横沟壑里日夜流淌。而新闻编辑就是将这些信息内容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赋更多新鲜、时尚的新闻元素。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加工者和把关者,在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融媒体时代,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树立正确的编辑观念、提高专业的职业技能,同时更要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思维;网络新闻编辑
DOI:10.12721/ccn.2023.15835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正文:

“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由以上“全媒体”表述的概念,我们看到了全媒体的几大“全”——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这样的“全”会给传媒界带来怎样的变化?作为官方媒体的网络新闻作品编辑人员应该有怎样的新闻舆论理念,应对雨后春笋般的“全”传播?

从理念上讲,“全媒体”是互联网带来技术上的传播通畅后,既有的传媒、尤其是传统媒体,在守住既有一方阵地下,以自有阵地为阵营,融入更广阔、更有效的其它传播途径,“全媒体”首先体现在传播渠道的多种多样及普遍上,“全媒体”接受的一种开放和融合。

一、互联网“没有门坎”,传播不可自我设限

互联网把“传播”变成了一件“没有门坎”的事,任何人,手指划动手机屏幕,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传播。在没有互联网之前,个人如果不借电视、广播、报纸,自身的传播范围非常有限,可以说是滴水与江河之别,有了互联网之后,通过网络、微信等,个人也能达到相当范围的传播,甚至能借助事件的策划和影响,达到相当有力量的社会影响和传播效果。
二、“全媒体”呼唤主流媒体担起传播责任
互联网是开放的,对于主流媒体,如何放开以往的束缚,以主动的心态去拥抱开放的互联网传播模式,真正融入到全媒体传播中,是一件刻不容缓的新建设。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对新媒体官方网络平台新闻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命题与要求,需要从业者在新闻策划、新闻选题、新闻文字+图片+短视频+H5+沙画等各种新媒体表现方式的组合、编辑等方面持续性地改变与创新。

三、融媒体时代对新媒体官方网络平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巨大冲击

媒体互融改变了过去新闻信息生产和发布的方式,借助新兴媒介,公民的话语权真实地转化为传播权,普通人的参与度被空前激活。大量新闻信息的生产和发布通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实现,移动手机、新媒体发声平台,甚至移动穿戴设备,都是普通人随时随地向外传播信息的有效工具,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平台上,“业余新闻”得到快速而广泛的流通。

对于主流媒体新闻编辑工作而言,这是对时效性和影响力的巨大挑战。受到严格的制作与审核流程限制,主流媒体新闻的呈现往往滞后于新兴媒体、自媒体新闻。同时,主流新闻媒体不掺杂主观意见的表述与新媒体不受限制的内容表达相比显得苍白,很多知识性强的专业新闻被束之高阁,而混杂了虚假信息、暴力信息、欺诈信息的非专业新闻却能快速引起社会反应。可以说,融媒体时代新闻源的广泛化削弱了新闻编辑的发现力和选择力,新兴媒体的宽容性淡化了新闻编辑的表现力和整合力。

四、融媒体时代对新媒体官方网络平台新闻编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是要求新闻编辑工作者能迅速掌握现代的编辑技术手段。伴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编辑工作中的广泛渗透,编辑技术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一张纸,一支笔”到现在利用网络在广阔的信息海洋进行信息搜集、整理,这一方面提高了编辑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要求编辑工作者对现代编辑技术手段的熟练掌握。

二是要求新闻编辑理念从单一类向多元性转变。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只注重读者、消息、服务等意识,但在融媒体时代,编辑主体的观念也从原来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了,如对编辑理论、程序、技术、管理、经营、效益等一系列相关因素所形成的综合意识都和原来有了明显的不同了,现代编辑除了要顾全原有的那些因素,还要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时效意识,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等,增强这些观念、意识,已成为现代新闻编辑工作的当务之急。

五、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就犹如不断涌来的水,在互联网的纵横沟壑里日夜流淌。而新闻编辑就是将这些信息内容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赋更多新鲜、时尚的新闻元素。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加工者和把关者,在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融媒体时代,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树立正确的编辑观念、提高专业的职业技能,同时更要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

社会越发展,职业细分越具体,媒体领域更是如此,传统媒体与“全媒体”共舞,迫切需要以下两类人才,一是有整体把控能力的管理“设计”型人才,二是精通“全媒体”传播之道的专业型“跨界”传播人才,必须为这两类人才创造敢于融入“全媒体”的环境,从而实现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通道的畅通。

除此之外,对此必须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是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正确舆论方向。新媒体官方网络平台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就要求编辑记者自身需要具备优良和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时刻保持较高的思想水平和理论能力,要具备政治敏锐性以及清晰的思辨力,确保在面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时,不会被外部的负面因素所干扰和影响,努力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方式进行引导,保证新闻内容导向正确、格调高雅以及内容健康。

二是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时代就像一辆滚滚向前的巨车,任何试图抵抗的人都会被无情的碾压,也会遭到时代的淘汰。因此作为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一定要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且随着新媒体矩阵概念的提出也应该要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起码的技能肯定是要具备的如能够熟练的使用各种APP 平台(微博、微信、各类地方官方新媒体网络平台)等等,并且可以利用这些APP的特性将自己所编辑的内容与受众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助于扩大媒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有创新精神,增强自身职业素养。“蹭热点”一度是被用来吐槽当代新闻编辑人员的,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上的信息都是大同小异的,并且网络难以对这些信息起到一个有效的筛选作用,所以总有一些自身素养不够的新闻编辑人员会利用一些噱头来博人眼球,但是内容却是没有营养的内容和文字,这样不仅是浪费读者的时间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对于新媒体编辑来说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不断学习来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才是王道。

四是保持谨慎客观,重建媒体品牌效应。在融媒体时代中,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简单,其信息面也变得越来越广,但同时如何对众多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获取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对待上述海量信息,媒体编辑理应遵循谨慎并且客观的态度,并具备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基本能力,从而对其展开全面分析、鉴别和选择,从中提取有用的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看法正确地引导舆论走向,进而重建自身的新媒体品牌效应。

六、培养互联网思维,提升创新力

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源于周等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新时代编辑要顺应潮流,学会运用“编辑+互联网”的思维,利用微信、微博、抖音、APP 等主流社交平台,吸引受众的注意,增加受众的黏性,将优秀的新闻信息通过网络的形式推广给受众。

一是新闻价值甄别能力。判断新闻信息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新闻编辑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是主流舆论引导能力。通过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引导受众明辨是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三是编辑创新意识与能力。新闻编辑要根据受众碎片化、浅阅读的阅读习惯,生产出短快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信息产品。
参考文献:新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课程
作者简介:阿卜杜克热木·米吉提:作者长期在新闻一线从事新闻采访、编辑以及新媒体作品编辑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