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人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室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海英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门诊输液厅,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来我院门诊输液厅进行就诊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投诉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门诊输液室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护理满意度高,投诉率低,安全性高,同时能促进医患之前的沟通,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门诊输液室护理;临床疗效
DOI:10.12721/ccn.2021.15705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门诊是医院的一个职能科室,主要负责门诊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门诊医疗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行[1]。门诊按照病人在医院看病需要挂号的种类,有普通门诊和一般门诊之分。门诊输液室主要负责门诊病人的注射、输液治疗、儿科门诊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等护理工作[2]。拥有一批充满爱心及责任心且业务娴熟、技术过硬的专业护理团队。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成为了医疗水平的重要评定依据。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一个窗口单位,相对于其他科室人流量较大,导致很多工作无法全面落实,造成护患之间不断产生纠纷,影响治疗效果。我院采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来我院门诊输液厅进行就诊的患者1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

对照组中女34例,男46例,年龄23-49岁,平均37±3.26岁。

观察组中女32例,男48例,年龄26-45岁,平均35±2.35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来到门诊输液厅输液的患者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输液,同时提醒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相关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

具体方式如下:

①疫情防控;摆放正确佩戴口罩操作步骤的立牌,引导患者佩戴口罩就诊;进门进行手部消毒;输液厅座位间隔排座,一人一陪。

②改善环境;由于输液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容易引起患者出现暴躁、抑郁等情绪。通过对输液中的患者进行相对应的调查来对输液厅的环境进行整改,将输液厅分为儿童区和成人区。成人区添加电视机、饮水机等电器以及医学报刊、医学杂志、养生保健宣传册等读物,以便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能够观看和翻阅;儿童区环境采用卡通装饰进行布置,电视里尽量播放儿童寓教于乐的内容,同时提供奖励帖纸,对于在输液过程中表现良好者进行奖励,促进儿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③接待方式以及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保持热情,声音尽量缓和,促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前能够更好的配合,以缓解患者因病情产生而引起的情绪。

④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戴好口罩、帽子,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以及的空气的流通,治疗台面每日用消毒一次,并做好登记。

⑤输液护理;严格按照处方和医嘱执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即对治疗单和药物进行严格核对。三查:药物有无变色沉淀、包装有无裂痕、药物有无有效期和批号;七对: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过敏药物是否已做过敏试验;输液时懂得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保证穿刺过程中一次成功。

⑥巡视;在输液过程中增加医护人员巡视的次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输液情况,密切观察患者注射后的反应,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置,并报告医师。同时对于输液结束的患者能够及时处理。

⑦输液后护理;拔针时纵向按压伤口,动作尽量轻柔,拔针后提醒患者注意伤口按压,保证伤口不再出血为止。另外,注射过敏药物的患者须观察15分钟后才能让其离开。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测试,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种。

②投诉率;两组患者输液期间的投诉情况对比。

③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反复穿刺、跑针、渗透等情况。

2结果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例,%)

1.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②对比两组患者的投诉率

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投诉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投诉情况的对比      (例,%)

2.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③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例,%)

3.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门诊输液室作为接触患者最多的部门,治疗以方便、快捷为优势。其工作性质、工作效率、服务态度直接影响患者的输液时间、满意度以及护士注射质量[3]。而人性化护理不论是在输液环境还是服务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强化以患者为中心、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患者至上的服务宗旨,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患者不会由于长时间的输液等待而感觉疲倦,甚至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放松,同时还能了解一些基本的医疗常识。人性化护理不仅在专业上有所提升,服务上更是有所提高,使患者在接受输液时能倍感亲切,降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不良情绪的产生,能够很好的缓解护患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对于门诊输液室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护理满意度高,投诉率低,安全性高,同时能促进医患之前的沟通,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月华.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6):9007. 

[2]徐竟丽,陆玲. 门急诊输液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3):104-105.

[2]孟春霞.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2020,5(14):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