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劳动力们愿意选择去城市工作,现如今农村的现状基本都是老人和儿童,也是产生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且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并不是很理想。本文对其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农村的留守学生对教育质量的不足表现与原因
当今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水平也是名列前茅,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也出现城市与农村对于生活质量以及教育水平方面的偏差越来越大等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不能生活在一起,会导致留守儿童对于家庭的意识偏低,家庭责任感较低,不能感受到家长的关怀与温暖。而对于儿童的成长道路来说家长的关怀却是影响儿童心理的最重要的因素。家伙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因为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因为家长不能够在儿童小的时候进陪伴,再加上农村教育质量的严重不足,可能会对儿童幼小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创伤。因为父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多多少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对农村的教育事业来说也是一个最难攻克的难题。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留守儿童的父母对于儿童教育情况的认知存在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一个人生活或是居住在爷爷奶奶或者是亲戚家导致对儿童的教育状况认知不足,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情况没有过高的要求,他们思想比较固执认为孩子只要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学习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学生将逐渐产生不想学习的心理,再加上农村学校本身的教育质量就有着一系列的问题。有些留守儿童甚至在家长的鼓励下初中没读完就放弃了学业。也有很多的家长认为把孩子扔到学校就是让教师全权负责,自己不需要操什么心,缺少了在儿童期间家长应该负的责任。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够重视也导致农村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无所知。由于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够关心不能及时鼓励系学生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始终得不到提升。
(二)留守学生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正确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和亲戚,甚至有很多都是自己在家没有监护人,而且爷爷奶奶多数都是隔辈亲,对待自己的孙子孙女的态度都是极其的宠溺。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使得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提高。多数家长认为对学生的陪伴是可以利用金钱弥补的在家上爷爷奶奶的宠爱,导致学生心理变的极其的扭曲,也养成了孩子骄纵以及过度浪费,生活不节俭等不良习惯。另外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导致无法为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缺乏沟通,缺乏心理辅导,家长无法明白学生是一个处于发展状态下的人,无法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心理情绪会导致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逐渐变远,矛盾也更加容易产生,家长与学生的矛盾越来越大,学生会越发的叛逆,学习质量也会一落千丈。
(三)留守学生接受教育过于单一
一般在农村,监护人对孩子的要求极低这已经农村的普遍现象。监护人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很不了解,认为只要能够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完全忽略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而且,父母长期在外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了问题,还使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农村家长的思想较为城市较为固执,认为孩子只要掌握了基础的生活技能就够用,让孩子不仅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了,还在德育方面产生了严重的不足,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所以使学生在其方面没有得到更好的教育。家庭对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了留守学生对于教育程度低,文化素养低的现状。
二.当前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的问题
(一)学习成绩不理想
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离别是在小学时期,因此在当时与父母分别时的不舍等情感,会严重影响学生在小学教育中的学习情况,再加上父母长期在外,导致没人监督并管教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导致产生厌学的现象。
(二)学生的心灵的创伤
因为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家,导致孩子心理产生的负面情绪不能从家长的良好沟通中解决,导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陌生,孩子对家庭的概念理解较低,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孤僻。大部分留守学生会觉得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心,继而产生孤独、沉闷等负面情绪
三、导致留守儿童教育水平较低的原因
(一)家长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不重视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工作,无法经常回家,导致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够重视,家长都不过重视孩子的学习孩子也会从心里觉的学习的好坏无关紧要,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旦变差其学习积极性也会下降导致厌学的负面情绪。
(二)农村学校的师资严重不足
在农村经济实力比较落后,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村子里找不到高学历的教师,在外地却没有人愿意来农村施教。在学生小学的时候是引导其要学习最重要的时期,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教育,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不够积极的态度,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产生影响。
三.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
由于留守儿童作为我国农村一个较大的群体,对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进行探讨其主要策略如下
(一)父母应给予更多的专心与监督
父母应该多给予给自己孩子多一点的沟通,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心理走向,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多多的与孩子沟通,从而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才能走正确的道路
(二)加强对孩子监护人教育的意识
加强监护人对孩子教育的意识,应严格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走出贫穷,在指导学生学生学习时不得松懈,引导孩子指导学习的重要性,协助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确保学生能够努力勤奋的学习,将学习放在第一位。
总结:总而言之,在留守学生的教育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不仅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学生的学校环境也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需要社会各界生出援手,让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可以早日与父母团圆,并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参考文献:
[1]杨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6(33):45-46.
[2]刁建霞.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2(35):6.
[3]段婧.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2,8(01):134-135+138.
[4]王奕,张克云.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6):24-26.
林佳升(1977.11--);性别:男,籍贯:广东省丰顺县,民族:汉族,学历: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现有职称:中学物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