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提升小学体育跳绳教学实效性策略

代焱飞

重庆市酉阳县庙溪乡中心小学校,409837

摘要: 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也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开展跳绳运动对于学生的身体机能、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部分学生身体协调性差,跳绳技巧与兴趣不足,加之跳绳教学的模式与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跳绳训练的有效性受到了影响。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问题所在,并且加以改进。
关键词: 小学体育;跳绳运动;花样跳绳;跳绳技巧
DOI:10.12721/ccn.2021.15856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体质锻炼,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在优化体育项目实践中,契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体质发展实际,关注学生差异性,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全力保障。跳绳运动有助于强化学生竞技意识,发展团队精神,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观。

一、跳绳教学的优势及意义

(一)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成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更加侧重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和发展,实现小学体育课程结构优化,有效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二)提升身体素质。跳绳是以“跳”为基础的体育活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在运动中掌握技能、发展身体协调性,在跳绳过程中,实现身体协调性发展,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小学体育教师在跳绳中让学生体会到跳绳所带来的成就感,在内心形成健康运动理念,跳绳训练中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成长,提升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发展起到更多促进作用。

二、小学体育跳绳教学的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跳绳运动技巧指导

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解正确的跳绳技巧,使学生领会动作要领:(1)向学生讲解手腕部力量的重要性。唯有学生具备了足够的手腕部力量,才可以确保自身所进行的跳绳动作是连贯、协调的。因此,体育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手腕部力量练习。(2)向学生讲解跳绳当中的身体起跳高度,通常为3-5cm之间,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对跳绳速度产生影响。(3)向学生讲解落地要点。体育教师应当讲授如何完成落地时的膝关节前屈动作,以此来降低身体落地时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对于身体协调性欠佳的学生而言,教师应当着重指导学生练习这一技巧,这样将避免出现不适感。(4)向学生讲解起跳要点,要求学生必须绷直双腿,不得弯曲。(5)向学生讲解调息的方式,要求学生要学会在跳绳过程当中控制好自身的呼吸频率,保持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如若身体过于紧张和僵硬,则极易导致被绳子绊倒。

(二)实现对跳绳教学机制的持续优化

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坚持在教学当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唯有这样,才能够让体育课程真正达到对学生身体素质持续提升的目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跳绳运动,并在课上安排形式多样的练习方式,诸如双人跳绳、团体跳绳、花样跳绳等,这样不但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使学生保持新奇感。在课上教学之余,小学体育教师亦应为学生布置课后跳绳任务,如可以要求学生在每天晚上在自家小区的广场上进行跳绳练习,以此来帮助学生逐渐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

(三)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个性化教学

学生的身体机能不同,身体素质和技能技巧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跳几下就气喘吁吁,有的学生一分钟跳绳可以跳一百多次,因此统一的跳绳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比如,针对体质较差不达标的学生,教师在训练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每一次跳绳都比上一次好,强化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的情绪。而针对跳绳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则需要为其制定较高的目标,使其能够再次突破自我,勇攀高峰。教师可以将不同等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别为A、B、C三组,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设置不同的要求,符合学生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合适范围内的锻炼。

(四)注重对学生加以激励

正如本文在最开始指出的那样,跳绳这项运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使学生能够自行从事这项运动。在学生眼中,跳绳运动的乐趣远远没有足球、篮球等团体对抗性竞技运动吸引人,因为这项运动给人以单一之感,故而学生经常会在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放弃。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小学体育教师应当适时对学生加以鼓励,以便强化学生的信心。同时,小学体育教师亦应设计趣味性跳绳运动,如组织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跳绳比赛,对优胜组的学生加以表扬,这样将会让学生鼓足劲头,能够以更为踊跃的态度投身于跳绳运动当中来。当学生在完成跳绳运动技术动作不过关时,小学体育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和指正,因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应当指导学生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使学生能够自如地完成跳绳动作。

(五)以游戏和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跳绳兴趣

小学生争强好胜,好奇心强,非常活跃,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机械地进行体育训练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跳绳兴趣,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可以进行游戏或者比赛,这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开展游戏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和跳绳运动相结合,以跳绳运动为核心设计游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练习跳绳的主动性。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可以加入比赛性质的活动,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在进行比赛的时候,可以进行个人比赛,也可以进行小组比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分组,让每一组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差不多,以此保证游戏的公平性。教学中,教师将跳绳交给每个小组中身材比较高大的学生,让两位学生负责摇绳,同组的其他学生则站在跳绳的中间,听到教师“开始”的口令后,小组同学配合进行跳绳,哪一组跳的个数最多,即为胜方。

三、结语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做好跳绳教学工作,结合以往授课中存在的问题来予以改进,从多个角度入手来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尊重学生间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掌握基础动作要领,让他们在运动中锻炼自身运动能力,发展身体协调性,为其奉献更多高质量、高效率体育课。

参考文献:

[1]冯燕.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2019(1).

[2]田华.试论如何做好小学花样跳绳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3).

[3]刘昌鑫.小学体育教学中学困生跳绳成绩的提高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