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对于体育考生来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能素质,增强体育的技能练习,强化考生的力量能力,有效的预防体育运动的伤害,是体育生练习的关键,是切实保证体育考生成绩的基础。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科学的三相训练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有规律,在训练的过程中有方法,通过进行系统的学习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和素质。
一、三相训练法的概述
三相训练法是一种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育考生的体能素质,促进体育考生的力量提升。三相训练法的适配性较强,适应各个阶段的体育考生,因此,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进行分组、分层教学,有计划的提高学生力量能力,同时防止运动损伤。三相训练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对应完整的三个周期,第一阶段主要包括离心、等长、向心的收缩训练,每个训练持续的时间为2到3周。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动态的练习,是快速向心练习,也是高速度,高力量的练习,这一阶段主要持续2到4周。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动态的练习,这也是快速向心练习,主要是最高速度的练习。通过这样的形式,建立完善的训练系统,让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周期性的练习,逐步的提高体育考生的肌肉力量,预防体育考生在锻炼中受到伤害,促进体育考生的综合成绩与素质。教师利用三相训练法,积极的开展体育运动的训练,让学生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练习,让学生稳中有升,促进学生的体育成长和进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1]。
二、三相训练法体育考生力量提升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离心训练,明确参数和训练方法
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三相训练法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离心收缩主要发生在运动中的下降、下蹲以及减速阶段,伴随的是目标肌肉被拉长,动能被储存在肌腱中,以便在向心收缩中释放,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离心训练,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肌肉的收缩方法,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慢速离心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肌肉的收缩,加强学生的运动指导,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卧推杠铃的练习,站立推举的练习,在学生进行推举动作的下降过程中,体会慢速离心的收缩,感受着肌肉收缩的力量,逐步的提高学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在进行运动训练指导的过程中,要控制总离心的时间,一般控制在6到8秒左右,还要明确重复次数的范围,规定4到6次左右。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运动指导方案,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开展有效的离心训练,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明确相应的重量、组数以及次数,让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提高训练的效率。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利用离心来锻炼学生的腿部,腰部力量,让学生更加细致的感受到肌肉的收缩,进行有效的肌肉练习,加强体育考生的力量提升,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为了保证学生在运动中身体健康,避免在运动中受到伤害,教师要因人而异,结合学生所能承受的负荷,逐步的提升强度,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和方法,有计划、有规律、科学的提升学生的力量水平。
(二)利用等长训练,加强对力量的控制
等长收缩发生在动作完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紧张但长度不发生改变,起稳定的过渡作用,所以在进行体育考生力量提升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等长的训练,加强学生对力量的控制,促进学生力量的提升。对于体育考生来说,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肌肉力量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爆发力,影响了学生的体育成绩。力量不是一天两天炼成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图快,严重的超自己的身体负荷,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压力,而是要循序渐进的提高,让身体逐渐适应,加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也就提高了对力量的控制。在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有效的预防运动伤害,要保证运动负荷不能超过85%。在进行运动计划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等长训练放在力量训练的前面进行,在练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保护,教师要指导学生离心和向心的动作,尽可能的快速进行,注重加强力量的控制,而不是一味的图快。例如,在进行运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站立托举的练习,要学会良好的控制等长停顿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动作的底端保持静止不动,将静止的时间控制到2到3秒,一共练习3到4组,每一组2到3次。通过这样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肌肉收缩稳定性,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力量,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三)利用向心训练,加强肌肉控制
向心收缩就是动作模式中的再加速过程,伴随的是肌肉长度的缩短。所以积极地开展向心训练,提高肌肉快速发力能力,就能提高学生的爆发能力,促进学生的体能素质全面发展。在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要注重学生的向心训练,让学生加强对肌肉的控制。在进行向心练习时,教师要注重运动的速度,要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的运动潜能,尽量快速的完成相应的运动动作,锻炼学生发力的力量。类似于起跳,冲刺,投篮,出拳等这样的体育动作,结合地面对身体的反作用力,将自己推出去。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向心深蹲,杠铃放在深蹲的最底端,放到保护壁上,由最低点完成快速向心收缩站起后杠铃回落,反复进行几组力量的练习,用蹲姿进行休息,有效的提升体育考生的肌肉力量。通过这样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向心练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向心力量,让学生加强对肌肉的控制,完成肌肉力量的提升[2]。
三、运动防伤的有效策略
如果把肌肉的收缩能力看作是一条锁链,那么这条锁链的强度就是由最弱的那一环来决定,对于体育考生来说,如何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身体上的损伤,让体育考生能够更好的面对考试,提高升学率,就需要在力量训练方面,加强身体上最弱的那一环,因为我们在传统的训练中,只是在不断强调向心收缩,却忽视了离心收缩和等长收缩。同时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正视学生不同的身体差异和力量水平,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相应的力量训练方案。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最大负荷量,将学生的负荷量控制在85%以下,避免学生由于过大的训练重量而出现运动损伤。在进行实际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在保护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力量,在练习中促进身体的发展,有效的预防运动伤害,保证体育考生的身体健康。
总结:对于体育考生来说,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以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去应对考试,避免非意外因素造成伤病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三相训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肌肉力量,加强肌肉的控制,提高肌肉在各阶段的发力率,以提高学生总体的运动能力。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在体育考试中突出重围,取得一个良好的体育成绩。
参考文献:
[1] 萧毅锋. 提升高中体育生运动训练水平的策略研究[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6):16-17.
[2] 刘世波. 核心力量训练对高考体育生短跑成绩的影响研究[J]. 高考,2018(23).
[3] 韦俊.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中考生实心球成绩的研究[J]. 灌篮,2020(1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