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是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依法治理、标本兼治,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作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初中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素养。因此,整本书阅读模式的优势日益凸显,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浓,阅读视野更宽阔,阅读素养更成熟。
一、如此重视“双减”,为什么?
“双减”虽名为减负,却远非一个学生负担问题。中央政府担心过多的培训会直接影响教育考试评价结果的真实性,阻碍教育实质的公平,挤压学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价值取向,违背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只知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独立思考
现在有一些初中语文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授课,将教参中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灌输”,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让初中生对阅读教学产生-定的抵触情绪。还有的教师给学生布置完阅读任务后就成了旁观者,学生有问题也不敢提问,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阅读过后本应该有所反思,有所收获,但是初中生只是为了应付教师或者应付考试而阅读,根本没有领悟到阅读的重要性,使阅读失去意义。
(二)学生两极分化,阅读材料枯燥乏味
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有高有低,语文教师应该照顾到不同水平学生的感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给学生布置相同的阅读任务,要求全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很快就能完成,但是对于阅读能力弱的学生来说,有时候无法完成任务。再加上语文教师选择的阅读材料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阅读欲望,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偏低。长此以往,导致初中生的阅读水平两极分化,每次阅读课都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整本书阅读助推初中语文教育的对策
(一)推荐阅读素材,提升阅读兴趣
初中生的阅读存在乱象,有些学生阅读的素材脱离实际,有些学生阅读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还有些学生不知道该怎样阅读,这就导致初中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不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整本书阅读教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要想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育向纵深发展,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开始。所选择的书籍要贴近初中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规律,使初中生在整本书阅读后能够增强读书的信心,提升知识储备,慢慢地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同时,让学生提炼出文章的精华,并把其记录下来,在写作过程中进行输出。所选择的书籍必须是经典作品,这些书籍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可以给学生正确的引导。经典作品的写作手法和篇章构思都值得初中生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极为有利。所选择的书籍还要能够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整本书阅读之所以比其他阅读方式更高效,就在于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果书籍无法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整本书阅读将会名存实亡。
(二)指导阅读方法,增强阅读实效
初中生虽然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能够在阅读中分清文章的主次和内涵,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阅读方法,遇到一些深奥的文章或者构思奇特的文章就不能顺利地理解其主旨内容了。因此,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给初中生分享丰富的阅读经验,从而增强阅读实效,使学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文章都能够轻松应对。真正的阅读方法不是工具化的,而是一种归纳、揣摩、体会的过程,要能够灵活运用到阅读理解中。整本书阅读大致要经历“预习-讨论-练习”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时不要“眉毛胡子-把抓”,而是要有针对性,对学生不能发现或者不能熟练掌握的内容进行指导,使初中生的语文思维更加深入。阅读前,语文教师要指导阅读采用的方法,对于简单的文章则少花费时间,对于复杂的文章要深度剖析。阅读中,根据初中生阅读的进度组织一次讨论,在讨论中给学生一些提示,教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可以获得较大的进步。阅读后,教师要给学生设计一些练习内容,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练习内容应分层次,使优等生和学困生都能够参与进来。
(三)组织读后讨论,关注个性体验
讨论是整本书阅读的重要一环,通过讨论让学生畅谈心声,大胆发言,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和指导,使初中生获得个性化发展。整本书阅读后的讨论与单篇文章阅读后的讨论是不同的,应该更关注整体性,从学生的情感熏陶入手,鼓励学生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这个感受是很重要的,反映了阅读教学的成效,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整本书阅读后的讨论要探讨学生收获了哪些有益的精神营养,从细节中挖掘对课堂教学有帮助的资源,帮助学生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其成熟的人生观。受到网络的冲击,快餐式阅读与碎片式阅读盛行,初中生对手机比较痴迷,阅读书籍的时间少,给整本书阅读带来一定的阻碍。此时,语文教师可以转变思维,给学生提供一些初中生沉迷互联网后堕落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学生的内心就会受到触动,能够意识到网络具有的两面性,应该利用网络辅助学习,而不是利用网络打游戏或者刷视频。
结语
总而言之,将整本书阅读的模式更好地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真正提高阅读质量。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思想,掌握新策略,使初中生通过整本书阅读积累经验,形成能力,发展素养。初中生要多与教师沟通,学习阅读技巧 ,弥补阅读短板,在阅读中找到自信,锻炼阅读思维,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高丽.浅谈小升初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的教育价值——以青岛地区地方精品课程的开发为例[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0):191-192.
[2]蔡燕燕.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以《朝花夕拾》为例[J].语文天地,2021(1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