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成长阶段,思维认知能力急速发展,同时也需要更新自己的价值观,由此获得全面成长。其中,体育学科本身就包含丰富的隐性德育资源,不仅可更新学生的价值观,也可切实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能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全面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形成坚强、乐观与进取的性格,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好充足准备。
一、训练中的挫折教育
在体育课堂的教育组织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并在不同运动项目的动作练习和技巧练习中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教师在教育引导中往往会发现学生由于运动技巧不熟练、运动动作把握不准确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此时,教师需要以鼓励、引导、演示的教育实施形式帮助学生愈挫愈勇、永不言败。例如,在带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训练时,笔者借助篮球基础知识的讲述、篮球基本动作的教学演示帮助学生亦步亦趋的进行篮球训练,并在训练组织中要求学生以三步上篮的动作带球运动。但是,在训练伊始,很多学生因为控球能力较弱、没有掌握运动技巧,导致经常失败,在跑到篮筐附近时根本做不出来投篮的动作。几次下来,笔者明显发现很多学生都被这些训练挫折打击地没有了运动自信。基于此,笔者积极借助自己在学习篮球运动时遭遇的挫折与学生们加以分享,并带领学生在愉快的分享体验中建立积极应对挫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鼓励学生在后续的运动参与中愈挫愈勇、永不言败。最终,班级中的学生在笔者的引领和鼓励下提高了对抗挫折和困难的积极性,并在后续的运动训练和参与中详细学习和练习运动技巧,进而在有效克服困难的同时实现了运动能力的提升和应对挫折积极心态的建立。
二、合作中的挫折教育
当学生在参与合作体育运动时,教师往往会看到学生因为失败出现互相埋怨、互相推诿的情况,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并帮助学生学会正视合作中自己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尊重、体谅、宽容、谦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伴,进而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能够主动、积极承担责任,并建立合作意识和高尚的合作品质。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实施跳大绳合作运动时,发现部分学生在运动失败之后总会出现埋怨他人的沮丧情绪,且将这种不良情绪传递给其他的学生。于是,笔者适时借助挫折教育对学生实施引导,并请该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感受。接着,笔者借助合作运动参与中必须具备的运动品质对学生进行讲述和传递,并带头参与跳大绳的运动,当不幸失败时,笔者没有责问他人,而是首先询问同时参与跳绳的学生是否受伤,然后进行了自我剖析,对于给他人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进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后续的合作运动体验中,最终与其他学生在愉快的运动氛围中实现乐观心态和抗挫折能力的提升。可见,想要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言传身教必不可少。学生将会在观察和感受中掌握应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和理念,并在合作中建立互相尊重、共克难关的合作品质。
三、赛场中的挫折教育
当学生参与体育比赛时,教师需要借助比赛的进程更直观地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当学生取得胜利时,教师需要肯定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戒骄戒燥、再创佳绩的意识;当学生遭遇困难、没有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时,教师需要借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运动精神和不怕困难、再接再厉的抗挫折教育对学生实施引导,以期帮助学生实现运动品质的健全。例如,当学生参与秋季运动会时,笔者再次借机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当学生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之后,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努力和运动能力,并要求学生戒骄戒燥、在日后的运动参与中虚心训练、不断进步,争取在日后的运动比赛中超越自己、再创佳绩;当学生没有在运动中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时,笔者肯定了学生的运动付出,并表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进而促使学生建立乐观的心态和开朗的运动参与态度,以便促使学生在日后的运动参与中进一步实现更大的进步和成长。最终,学生在赛场上的挫折教育中建立了胜不骄、败不馁的优秀品质。
四、指引学生进行心理建设
针对初中学生来讲,挫折对学生的情绪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在跑步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要求的跑步目标,长此以往学生的情绪便会受到较大的冲击。长跑对速度具有要求,很多学生一听到长跑就会出现畏惧、恐惧的心理,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尝试过几次长跑,但是都失败的,进而出现了气馁、恐惧心理。针对学生来讲,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跑步不及格,这就属于挫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和指引学生,对心理进行建设。首先,教师需要指引学生明白长跑并不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从通过多个方面的调整,如节奏、速度、呼吸等,把达标线的合理性解释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对任务是否可以完成的怀疑心理进行消除。其次,教师需要使学生意识到失败一次、两次,并不代表着一直失败,可以在失败中队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使学生意识到失败的重要意义。再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跑步时教师可以利用口头加油的形式、眼神关注的形式等,帮助学生助威,给予学生支持。最后,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较多的空间与机会,进行多次尝试,不要把学生尝试的勇气给浇灭了。通过这样的心理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使学生学会自我鼓励和调节。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进而使学生可以意识到生活的不容易,使学生可以为其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做好准备,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牢牢抓住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可以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促进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马平 . 初中体育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J]. 田径,2019(10):11.
[2] 宋祥 .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20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