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培智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措施

​王吉昌

​湖南省溆浦县特殊教育学校,419300

摘要: 劳动乃立身之本,因此劳动教育应纳入育人的全过程,贯通小中大学各个学段,贯穿家庭、学校与社会各方面。对于培智学生而言,更需要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因此劳动教育在培智教育中更加重要。培智学校的学生普遍在身体、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其不仅在生活自理上离不开教师的悉心呵护与无限关爱,而且在身心发展上需要多方指引与帮扶。基于此,教师应以切实抓好培智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策略、途径、手段等研究为着力点,将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中涉及的各类项目、活动等,与劳动有机衔接、深度融合起来,使劳动教育被灵活渗透至培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 培智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06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仅是对培智学校教育教学途径的适度拓展,而且是确保培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素质教育高效推进的内在需要。其可让每个培智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通过亲自参与、亲身体验掌握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技能,并为培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扎实根基。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培智学校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时,应以切实兼顾不同特殊儿童的身心特性为基础,做好丰富、科学、精准的劳动项目设计。让这些特殊儿童在积极参与一些基本劳动锻炼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劳动技能的提升与发展,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意识深植其心灵。

一、培智学校劳动教育概述

特殊教育是专门针对身心存在障碍或具有特殊发展需要的学生所开展的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的教育。其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引领培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而培智学校的劳动教育,则是主要针对培智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生活常识、生存技能、劳动素养等而开展的教育实践。其重在以切实发展特殊儿童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敬劳动人民的意识为统领,促进每个培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通过与培智学生身心特性相契合的各类劳动实践的引领与驱动,则可为每个培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且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提供保证,以更好地促进其劳动素养的深层次发展。

二、培智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措施

(一)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人,教育工作更不例外。因此,培智学校应尽快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实际教育工作需求。培智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还需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端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师风师德,并对学生饱含爱心。学校在具体的教师人才培养中,首先,应重在给广大教师提供更多实践和学习的机会,并利用合适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来留住优秀人才;其次,应加强教职工管理、重视绩效考评,以最大化激发出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再则,应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地开展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培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以劳动实践开展为辅助,提高培智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素养

劳动教育重在实践。切实加强对符合培智学生身心特性的趣味性、游戏化实践项目的构建,是确保培智学生劳动技能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应以培智学校现有的劳动区角、实践基地等为辅助,通过对一些体验性、操作性、探究性劳动项目、任务、活动等的落实,多为培智学生提供一些动手做、动脑想、动心悟的机会,让其在循序渐进中实现劳动基本功的夯实。同时,还应倡导培智学生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使其认识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使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深植其心灵。或利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劳动竞赛,锻炼培智学生的动手能力、反应速度、身体协调能力等,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培智学校种植区域,教师可组织培智学生开展栽培种子的实践,让其在劳动中获得锻炼,还可让培智学生在周末、假日参与一些最基本的家务劳动,提升其劳动技能;或开展床铺整理、物品摆放等竞赛,提升劳动教育的丰富性,以更好地促进培智学生劳动素养的强化。而在多元化、丰富性劳动实践活动的驱动下,培智学生所获得的亲身实践经验必然会更加丰富,劳动教育的预设目标也会得以充分达成,培智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自会更加到位。

(三)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先有重视才有效果,培智学校若想有效提升劳动技能教育水平,首先应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将劳动教育放在应有之位置上。培智学校全体教师都应在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明确劳动教育对培智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劳动教育理论思想、探索劳动技能教育方法手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合理的劳动教育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劳动教育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大化发展。

(四)情境教学模式

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培智学校劳动教育中,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对劳动技能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劳动技能学习的鲜明生动体验,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技能知识。简单来说,情境教学模式是指将相关具体场景有目的地引入课堂中来辅助开展教育工作。在培智学校劳动教育中实际应用情境教学模式之时,教学情境不能盲目随意地创设。具体来说,首先,劳动技能教学情境需具有浓厚的生活性,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其次,劳动技能教学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能使学生清晰可见、可听、可闻以及可感;再则,劳动技能教学需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喜好特征;最后,劳动技能教学还需具有一定的问题性,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例如,在教给学生整理衣物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工具给学生创设一个“小兔子太懒了,从不整理自己的衣物,家里衣物到处乱放,遭到了小花猫的嘲笑”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不会整理衣物会被嘲笑”,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培智学生劳动技能、意识、情感、素质等的形成与发展,与教师的针对性指引、深层次帮扶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开展培智学校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研究时,必须做好对不同劳动任务、活动、项目等的构建,切实加强对一些与特殊儿童身心特性和发展需要相契合、相关联的劳动资源开发及劳动实践设计,以此为每个培智学生积极开展劳动尝试而创设条件。让这些培智学生在劳动的引领下,获得更多增强劳动技能、实现生活自理的机会,助推其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发展需要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徐洪军,姜丽君.培智学校劳技课程生活化实施与探索[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11):79-80+78.

[2]翟淑娟.培智学校劳动教育初探[J].家长,2021(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