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李江宇

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

摘要: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能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本文先介绍了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类型。其次阐述了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如人流分布不佳、缺乏管理体制、设备实施不到位。最后具体探讨了现状下相应有效策略,包括合理规划容量、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设施建设等。促进我国森林资源开发,以此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旅游资源;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
DOI:10.12721/ccn.2023.15714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森林旅游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风景,满足了对旅游的需求,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但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提高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1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类型

1.1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

森林旅游能够进一步展示出自身价值,我国每年大约有将近450万人参与到森林旅游项目中来。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利用、研究等资源,具有丰富多彩、景色宜人的特点,能够在保护区域内适当开展森林旅游活动。风景名胜区对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留、民族风情都有所展现,是国内重要的人文旅游景区。

1.2森林公园与植物园

森林公园主要以森林自然风景为衬托,利用景观资源加工而产生,不断加强景观设计审美,来进一步达到人们对观赏效果的需求,植物园主要依照植物的生态原理创建植物展示区,包括丰富的植物群落和景观,是青少年与居民观赏的最佳地点。

1.3国有林场

目前,国有林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经营管理部门,经营面积较大。林场中的空气清新,植物茂密,不管是人工林还是原始林,都可以让人们很好的进行观光活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风景林场中拥有的旅游价值有大约100处,具有优越的旅游发展前景,也能进一步提高林场的经济效益[1]

2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2.1人流分布不佳

由于受到节假日、气候等外界因素影响,游客具有阶级性波动的特点。由于游客时空分布不匀称,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生态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游客增多问题,旅游活动的频繁和分布过多会直接引起物质和生态资源的整体变化,尤其是游客不良行为会严重影响树木的更新能力,严重的话会直接出现树木死亡。

其次是在旅游旺季时,游客总是用食物喂养风景区的动物,食物进一步改变了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得动物们取食无忧,繁殖速度大大加快。而到了旅游的淡季,游客人数减少,靠人喂养的动物不能够拥有食物,在此情况下,动物只能靠啃树皮生活,对植物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最后是由于游览街道宽度不能够满足超载时游客的需要,大批游客出现踩踏两侧地面的情况,对土壤结构和土壤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水分渗透力大大减少,加大了土壤的侵蚀速度。

2.2缺乏管理体制

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和缺陷问题,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利益分配不充分、资源受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开发前期阶段,不能够很好的全面深入了解资源状况,有关单位部门存在职能滥用、权力分散等现象。另外,对于旅游景区的经营产权工作上,经常有不规范现象。

2.3设备实施不到位

众多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中,经常出现过度追求旅游项目及旅游路线的盲目开发,不能够进行全方位评估以及思考森林所能承受的开发能力,会出现不文明旅游活动或抢夺式现状发生,为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破坏。另外,部分森林旅游景区仍没有建立系统的服务设施以及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未能及时到位。由于路况差、路程遥远,使游客的自身舒适体验略差,很难展示出森林旅游资源的潜力与价值。

3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策略

3.1合理规划容量

在旅游能力和规模的管理控制过程中,重要是要时刻以旅游区居民的心理为基础,充分考虑旅游密度、旅游效益、资源利用等众多因素,及时找出相应原因,使其更好推动森林旅游发展[2]。根据游客旅游实际情况,有效推导出具有森林旅游承载力指数的衡量公式。根据此衡量公式,各级森林旅游主管部门可以依照旅游现实情况做出调整,制定合理调控策略,以此来选择在不同时期,生态环境能够做到更好、旅游资源利用率最高。

3.2建立健全制度

国家很多地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全面意识到在开发与利用森林旅游资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准确定位政府的主体功能。各部门之间应加大沟通合作、完善机构设置等途径,加强落实森林旅游开发管理制度体系,深入了解各部门之间所掌控的职权,把工作充分落实到个人身上,杜绝出现职权空缺、混乱、职责不明等问题,全方位优化政府主导工作,做到有效监督、管理、示范与引导,促进森林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3.3完善设施建设

根据调查发现,森林旅游景区资源价值与景区内设施建设以及服务相互联系。森林旅游具有见效快、高产能、高投入等特点,因此,需要重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为了加大投入力度,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拓展融资,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有限度、合理的转换经营权,合理评估森林资产。利用合作、合资等各种多样化模式引入众多外界资金,使其提高森林旅游景区设施建设的规模与水平,以便为游客带来更为优质的服务。

4其他建议

4.1采取科技手段集约发展

利用科技手段集约开发森林资源,能够有效减少在开发过程中对森林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在开发阶段前期,需要充分进行调研工作,使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完成论证,根据整体开发目标,确保森林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调查证明,利用现代化高新技术手段,进一步减少资源开发带来的自然损失,能延长旅游资源周期,实现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全球旅游背景下,森林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利用更专业、全面的经营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实行“旅游+”、“互联网+”发展理念,不断整合资源,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在投融资过程中,把后端充分融入到前端中,在森林旅游资源规划前期需引入资金,对旅游产品进行整体的升级与突破。应遵照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原则,整合资源产业链,通过建设中心点向外延伸。结合养生、户外运动、极限冒险等活动进行融合发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新型模式,将不可再生资源进一步转换为可持续资源,实现森林旅游绿色健康发展。

4.2制定科学规划

森林旅游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森林资源的整体水平[3]。为了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需要因地制宜做好相应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要以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森林资源以及人类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在森林资源开发过程中,尽可能选用科技水平高、经济效益强的项目,有效促进森林旅游开发与环保的统一。

全区域旅游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需要严格遵照这一理念,将重点放在市场要素中,不断寻找好抓手,实现目标。引入新型融资结构,把投融资、旅游融资与目标计划结合到一起,实现资源规划开发的全面突破。例如,通过创新的招商引资方案,帮助旅游景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顶层设计,选用优质旅游项目,且不断引进投资银行以及旅游运营商等。

业态创新在森林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进一步打破传统限制,实现传统旅游整体升级,引进新颖市场内容。培养和实现森林旅游中消费形态的养成,打开市场大门,强化消费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对森林旅游具有重要作用,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对各类旅游资源以及产品进行全面优化升级,使其达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天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金融与经济,2020(05):2.

[2]李文霄.长白山林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路径[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9(01):185+187.

[3]李宏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园艺,2019(08):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