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庸之道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蒙永林

贵州省剑河县第二中学,556400

摘要: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到不良外部环境的影响,高中的教学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此外,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的培养,我国教育行业对高中校长教学管理方法的改进和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致力于结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现状,重点探讨高中班主任如何充分发挥中庸之道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管理艺术。
关键词: 班级管理;高中;中庸
DOI:10.12721/ccn.2022.1571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中庸是孟子从夏商周至今继承和概括“中和”理念的哲学范畴。他称之为“至德”。中庸基础理论以中和意识为基础。说白了,“和”,即事物的和谐,就是更好的纪律和境遇,是追求完美的最大梦想。它规定处理人和事要合理、和谐,注重在各种矛盾的关系中找到最佳的支撑点,使对立面保持稳定,相得益彰。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哲学理论,给出了处理各种矛盾关系的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方法是一种智慧的、创造性的、有趣的、特殊的教学工作,充满了分歧、困难和问题。很多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在高中班级的管理上,常常有很多的疑惑和苦恼。对于矛盾关系,遵循中庸之道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即寻找解决矛盾关系难点的最佳起点和根本所在,把握一个“度”,从而取得满意的结果。

一、高中班级管理常见问题

班级管理中规章制度与非规章制度的辩证统一,要善于区分班级集体各个时期出现的基本矛盾和小矛盾。从差异顺序的相关性出发,建立总体目标,然后在管理计划层面进行明确。既有基本矛盾的管理制度,也有反映小矛盾的非管理制度。两者有机结合,确保管理和有效性。在这些方面,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两种常见的错误:一是混淆了管理计划和管理目标,用管理目标代替了管理计划。结果是给学生的规定比较抽象,具体方法比较少。在教学管理环节规章制度的建立不分情况。这种疏忽多发生在新任或缺乏经验的班主任中间。二是盲目跟风,照搬以前的工作经验或别人的工作经验,导致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与班级秩序的差异脱轨,从而无法解决具体问题。注意事项客观现实在变化,上课的顺序也在变化。如果不直接根据新形势建立新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模式,找到新的相互关系点,那么很可能本末倒置。

二、利用中庸之道,加强高中班级管理

(一)利用中庸之道维护教师权威和保护学生自尊心的矛盾

在维护教师权威与维护学生自尊的矛盾关系中,遵循中庸之道,要在学生中塑造必要的威信,并积极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保持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随着教育意识的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肯定权威影响已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公平的师生关系。但这绝不是说教师不再需要在同学中树立威信。而是依靠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教师自身的道德能量和思想境界的形成。实践经验证明,教师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必须及时处理维护权威与学生自尊的关系,掌握好一个“度”。维护权威的同时,尽量维护学生的自尊。由于是新任教师,年轻的班主任通常无法处理好这种关系,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度“独裁”,导致师生关系生疏。学生在教学管理和活动内容上处于被动和依赖的影响,缺乏主动参与的观念和能力,班级集体氛围低下,缺乏活力和想象力;另一种是只重视学生自尊的维护,而忽视了班级中的主角作用,集体削弱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教学能量,从而削弱了教师对学生的面子影响,这是非常严重的。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观念或言语行为上的懒惰。这两种错误观念都会阻碍好班级的基础建设,不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利用中庸之道把握制度严格与心理宽松的矛盾关系

在注重制度权威的同时,要包容学生的心理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升,一些新的教育思想被大家广泛接受。例如,营造公平、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理解信任学生等已成为教师的大众教育意识,学生的平等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是让教师越来越难以把握宽严的界限。如何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上述教育新意识?要营造公平、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要爱护学生、重视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而不是取消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手段;相反,管理制度和合理的管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建立公平、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贯彻新的教育意识,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都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管理方法为保障。对于前几条,正如风筝和线的关系,风筝要能飞得高,它并非没有受到限制。反之,恰恰是由于线材的松紧度和松紧度受到了有效的限制和适当的牵引,然后引导它正确飞向蓝天白云。然而,一些年轻的高中班主任对上述教育意识的控制有失偏差。他们否认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他们认为当代教育应该是一种相对宽松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观念和性格不需要给他太多的控制和规矩,然后采取一种类似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管理班级。事实上,这种教育思维是偏执和片面的。它免除了高中班主任最重要的德育工作职责。它忽视了严谨的科研管理计划,这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发展和提高的必要条件,这种意识形态是非常有害的。包容学生的不准确应该是心理状态,而规章制度中无原则的宽容只能变成“放纵”,这让学生在是非与价值的思维中缺乏最重要的东西,判断肯定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三)利用中庸之道处理民主与集中的矛盾关系

促进民主和集中相统一,是学校集体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发扬民主体现和重视学生的意愿,激发学生的参与观念;集权化的实施强调了高中班主任在班级集体事务管理中的权威和支配地位。一般来说,一个能够有效地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标准开展管理工作的班级,在班级中占主导地位,就会受到学生的重视和信任。因此,要教会高中班主任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及时处理好班级集体重要事务的管理,维护自己的权威,就要处理好师生关系。适时调整民主化与集权化之间的关系,适当运用民主化与集权化的方法。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年轻或缺反经验的高中班主任往往无法及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很容易走极端。

结束语

中庸之道如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首先必须从教育的角度具体考虑,寻找适合班集体发展的突破口,寻找解决班级管理矛盾关系难点的最佳结合点。促进班集体工作的全面发展;班主任也必须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为公平的对话集体;师生必须遵循班集体日常生活的原则及规律,完成班集体的和谐发展。中庸之道是在看人或事的影响时,把握最佳情况,有利于妥善解决。因此,中庸被儒家视为处理人和事的标准。中间是一种主要的管理理念,在当今学校教学及班级管理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德兰.选课走班制下高中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思路及对策[J].数码设计(上),2018,(11):297.

[2]严金梅,胡春蕾.中庸之道与现代管理[J].东华高中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3-56.

[3]白玛赤来.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12):81-81.

[4]武岳,郑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问题及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8,(3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