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走向生活世界的本质,就是让幼儿探寻生活的意义,发现生命的价值,从而提高幼儿的生命质量。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探索周围世界的条件与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机会,即通过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为幼儿架设走向生活世界的桥梁,让他们在与大自然和他人的交流互动中建构自身对世界的认识,通过不断发现和反复尝试,在充满幻想与色彩缤纷的世界中体验各种情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二十四节气”课程是我园的特色课程,取材于传统农耕生活,能够和幼儿的生活完美融合,其文化内涵丰富,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能力、文化品格和科学态度等,是开展生活教育的理想教育内容。随着相关课题研究的深入和现代生活世界观的确立,我们又将课程的发展定位于通过幼儿园课程设计,促进幼儿走向生活世界。我们力图通过二十四节气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进一步发现和梳理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科学知识,总结和提炼节气课程资源深度开发的策略,科学利用和管理节气课程资源,让课程的建设可以更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已有经验相连接,最大限度地理解、尊重并支持他们的学习,促进幼儿健康、自由、全面地发展,架构起连接幼儿生活世界与成人生活世界的桥梁,进一步凸显幼儿生活世界与成人生活世界相融合的价值。
一、节气与生活课程资源深度开发的前提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自2018年以来,一直对幼儿园节气课程展开实践研究。然而,我们的教师由于习惯于从自身的角度为幼儿设计学习方式,沉浸于让幼儿为“未来的生活世界”做准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常常忽视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有意无意地远离了幼儿的现实生活。其结果,不仅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还人为地割裂了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丧失了许多让幼儿通过与自然、社会互动交往构建自身经验、能力,培育情感、人格的机会。基于此,我们迫切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科学利用和管理节气课程资源,让课程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和自由的成长,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幸福成长的乐园。二十四节气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首先要坚持教育走进幼儿生活、走向幼儿生活世界的理念,进一步发现和梳理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科学知识。二十四节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幼儿教育天然的“融合剂”,能增进幼儿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从生活的各个层面促进幼儿情感、态度、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节气中有许多值得幼儿观察、记录、探索的物候、天气现象,有可供幼儿阅读、理解的故事、民谣等资源。这些资源是让幼儿园课程走向生活世界的有利条件,也可以在实践中避免当前学前教育还存在的,诸如以成人的生活世界或抽象复杂的科学世界取代幼儿的生活世界,在教学中一味向幼儿灌输枯燥的科学知识等问题,为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指明了方向。其次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帮助幼儿架设通往生活世界的桥梁。我们认为,幼儿生活世界与成人生活世界存在着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缺少对幼儿生活世界基本的理解和认知,忽视了幼儿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不重视幼儿的童心和乐趣。而幼儿的生活世界非常重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幼儿在建构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然而,幼儿生活世界和成人生活世界并非毫不相容地完全对立,而是可以有机融合、相互连接的。因为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建构的过程,本身就是与包括他人在内的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节气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就是联系幼儿生活世界和成人生活世界的纽带,从而为幼儿架设走向生活世界的桥梁。
二、二十四节气适宜性融入生活课程的策略
(一)课程设计
“二十四节气”源自古代先民生活智慧的累积,生活化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幼儿园教育“生活化”明显,体现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中。幼儿园中的一日三餐两点、子午觉、户外运动等的时间安排,从医学养生上而言就是按照养护幼儿生命的节律来安排的,符合古代先人按照身体节律生活的思想。因此,研究者认为幼儿园的保育就是以节气为基准的养生教育。此外,“二十四节气”中幼儿在家中度过的节气比较多,比如第五个节气“清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每逢临近“清明”,幼儿园教师常以此为教育的契机积极营造清明节的氛围,对大班幼儿进行最初的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此时,家长在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对这一节气的认知,更能实现对幼儿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日常生活模块
“二十四节气”来源于生活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雨水时节,人们发现这个时节的雨水开始充足起来,适合在这之前做好播种工作,让幼苗在成长初期有足够的水份吸收。这个时节意味着天气回暖,但是在正式温暖之前还有一场“倒春寒”,所以人们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气温回暖,雨水变多,各种生命还是复苏,这复苏的生命中也包含了各种细菌和病毒。所以;这时节也要注意预防疾病。将“二十四节日”融入到幼儿生活课程中,能够让幼儿了解更多的节气常识,利用二十四节气指导日常生活。比如在清明时节组织幼儿们一起制作青团,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开展摘菜、和面、榨汁等一系列活动。也可以在立秋时节,组织幼儿一起熬制清热润肺的饮品,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节气常识。
参考文献:
[1]张晖.关于幼儿园生活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路径[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9(5):19.
[2]虞永平.论幼儿园生活课程审议[J].学前教育研究,2020(1):24.
[3]苏敏.通过生活化课程深化儿童的学习[J].教与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