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财务共享对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作用
1.1 进一步强化资金集中管理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所有单位部门的资金账户与结算业务均由财务共享中心统一维护与受理,企业名下的所有支付工具均须交接至财务共享中心统一保管与使用,杜绝了集团下属单位部门未经授权违规使用资金账户进行结算的可能。通过财务共享资金管理系统,借助银(财)企直联等技术,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实时掌握集团各单位部门的账户余额情况与交易流水信息[1],较仅掌控集团内部账户信息的财务公司而言,财务共享中心在监控外部银行账户信息方面更具优势。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可对集团下属各单位部门的账户开立情况、资金计划执行情况、外部账户资金归集情况、资金统一收付情况进行监督与管控,使每一笔资金收入、支出透明化、合规化。通过与集团各层级财务部门及财务公司等机构的相互配合,财务共享中心在进一步强化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 提升资金管理水平与效率
财务共享模式下,作为集中受理企业集团各单位部门财务核算与资金结算业务的统一平台,财务共享中心掌握着全集团最为详细的财务信息与资金数据。财务共享中心可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集团决策机构提供有效且详尽的数据支持,实现企业集团财务数据的“一网打尽、一屏尽览”。利用财务共享中心提供的分析数据,集团决策机构可以及时掌握各单位部门的资金收支动态与资金头寸情况,进一步做到集团资金的精细化管理,并可根据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动态调整资金计划,更科学、更合理地统筹全集团的资金使用,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与此同时,通过对企业集团资金的集中管控,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资金使用效率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集团总部、财务公司等机构灵活调剂内部资金余缺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有效避免因资金闲置沉淀造成的浪费,使资金的使用价值与效率实现最大化[2]。
1.3 实现资金风险的全流程管控
财务共享模式下,作为企业集团所有资金收支的关口,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有效全面覆盖对企业财务行为的统一管理与监控,对于防范集团资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企业集团各单位部门财务单据的合规性审核,可以及时有效阻断各类违规、超预算资金支出,实现对资金风险的事前防控。其次,财务共享中心可实现集团企业资金收支与头寸的实时动态监控,资金结算业务过程中如出现异常问题可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实现对资金风险的事中防控。最后,财务共享中心一般还需负责企业集团所有资金结算账户的银企对账工作,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核对各单位部门核算账务信息与银行流水信息的一致性,可以有效发现资金收付类错账、漏账和不规范账务,实现对资金风险的事后防控。
2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优化措施
2.1 完善体系建设
财务共享作为现代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只有在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内部管控下,才能够有效发挥其在优化企业资金管理中的作用。一方面集团总部应根据财务共享模式特点重新梳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与规定,厘清财务共享中心与其他资金管理部门间的责任与关系,明确财务共享中心在资金业务管控链条上所处的环节与位置,充分授予财务共享中心资金管控职权,不断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与流程,使资金管理体系建设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管控需求。另一方面应加大对资金预算的重视程度,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源头与基础,将资金预算的执行与管控嵌入到财务共享系统可以有效强化企业集团资金预算的控制力度,降低资金预算执行偏离度,实现集团资金的精细化、精准化管理。
2.2 强化系统功能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建立企业集团融资管理平台,实现内部可调控资金融通服务、外部融资服务、融资方案与融资过程管理等功能。其中内部资金融通服务通过资金管理系统,实时掌控权属公司资金流量及存量情况,以各金融板块为调控中心,吸纳闲散资金集中理财或调剂余缺,有效降低日均资金备付头寸,以减少带息负债规模,充分优化资金资源配置[3]。外部融资服务即对外整合融资渠道与资源,与资金预算、资金计划紧密衔接,合理估算资金缺口,发挥规模效应以降低融资成本。融资方案与融资过程管理一是根据投资项目资金流动情况设计个性化融资方案,以降低资金占用成本;二是通过深入分析公司资产负债与融资市场情况,挖掘各类金融工具风险点与管控措施,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如发行超短期、短期及中长期债券以优化负债结构,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盘活存量资产,推进产融结合。
2.3 建立共享模式下资金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一是实现资金预算精细化管理,根据国内外金融市场走势及国家宏观调控方向预测资金市场走势,以全面预算管理数据为基础,统筹权属公司及各业务部门投资项目资金需求与经营资金情况,匡算全年资金使用总量,编制资金预算周度、月度、季度、年度明细表,投资项目资金配置与资金偿还计划明细表等,做好长期资金预算管理。二是实现资金流动精细化管理,利用资金管理系统对权属公司资金流量、流向、存量等实行实时可视化、动态可追踪管理,对异常、大额资金变动实行即时监控与预警,有效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
2.4 规范银企合作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的所有资金账户与结算业务均由财务共享中心集中统一维护与受理,数量庞大且分散的资金账户势必会对财务共享运营效率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增大资金管理难度的同时还有可能带来严重的资金风险。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建议集团企业进一步规范银企合作关系,除必要的融资与政企合作外,固定选择2~3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集团范围内资金结算的主力银行;建立开户银行白名单制度,下属企业开立结算账户时原则上仅限于选择集团重点合作银行,且账户开立申请必须经过集团总部的严格审批,因融资贷款等特殊原因设立的专项账户待事项到期后逐步注销清理,其他非重点合作银行账户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注销[4];集团总部还应充分利用自身规模优势与银行协商谈判,协助下属企业将资金账户纳入集团统一集中管理,避免因账户过于分散增大资金管理难度,实现集团资金的进一步集中管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要在激烈的市场中要站稳脚跟,从多维度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需将完善资金管理视为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企业一定要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优势,不断优化资金管理模式,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管理目标,实现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在多措并举的方式下,最大程度发挥资金管理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切实保障企业集团资金的安全以及生产运营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钟佳.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会计核算工作分析[J].现代商业,2021(32):178-180.
[2]蔡国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20(18):17-18.
[3]刘丹.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概述[J].会计师,2020(13):36-37.
[4]阙京超.多元化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