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做假账危害极大,不仅会侵害到企业形象,还会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甚至是引起政府与社会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不信任,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通过企业会计做假账原因的分析,确定做假账的成因,以为做假账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杜绝会计做假账现象的出现,使会计信息可以如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状况,构建清明廉洁的企业内部环境。
1.深究企业会计做假账的原因
1.1会计人员本身出现问题
从会计人员的视角来看,其做假账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到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比如,迫于上级领导的压力,会计人员本身没有做假账的思想,但是上级为了美化财务信息,而要求会计人员做假账,会计人员未能遵守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而出现了做假账的行为。还有企业会计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会计人员的选用聘任、调动不是由人事部门决定,而是由其直属上级决定,那么会计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而枉顾职业道德要求,在上级的授意下做假账;另一方面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不够,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利用会计工作的便利做假账,或者是自身业务能力有限,无法完全胜任信息化时代企业会计工作岗位,进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坚守自身的职业原则与操守,听从上级的指示,以做假账换取上级的信任,达到保住自身职位的目的。
1.2法规制度有待完善
针对企业会计的法规制度不够完善,会计制度宣传落实不到位,形成会计做假账的漏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管理细则不够完善,而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违规使用会计手段钻法律的空子,形成了会计做假账的问题。此外,针对企业财务监督的宏观调控侦测机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审计监督、财政、税务、银行等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中的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不一致、不协调、不统一的状态,那么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难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给予了企业会计做假账的可乘之机。
1.3监督机制存在纰漏
企业会计实时记录着企业收支财务信息,通常对其实际的工作行为采用内外监督机制,形成对会计工作的有力约束。然而在执行过程中,企业过于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了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指示企业会计做假账,而企业会计为了保住工作,枉顾职业操守配合企业完成工作,那么也就无从谈起内部监督。为了弥补企业内部监督的不足,相关的政府监督部门,需要构建联合监督机制,包括了财政、税收、工商、审计、银行等在内的部门,充分利用各自手中的信息资源与执法权限,协同联动对企业进行监督执法,形成对企业会计做假账的震慑力。由于各个部门之间信息还未实现完全的共享,直接降低了联合监督的力度,而且各个部门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报表、其他文件资料等,未能建立统一的标准与要求,也是导致监督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2.企业会计做假账的防治对策
2.1强化守法观念
企业会计人员是做假账的执行者,其守法观念直接影响着做假账的行为。企业会计人员首先要强化法律意识,积极主动学习现行与新颁布与会计相关的法规制度,明确哪些是法律框架内允许的行为,哪些是违规、违法行为,并深入了解做假账的后果,以形成对自身会计工作行为的约束;其次,相关监督部门对会计人员做假账行为要零容忍,一旦在工作中发现了该现象,要依法处理、严格执法,责任落实到人,如果后果较为严重,则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健全的法治、执法力度的加大、依法办理会计业务、依法做账是杜绝“做假账”的基本前提。
2.2增强教育培训的力度
针对现阶段会计人员状况分析来看,会计人员存在着思想道德水平不高、职业道德规范不严谨,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不完备等缺点和不足。因此,要不断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建设,加大对企业会计人员相关培训力度,促进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还应加强会计人员诚信精神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知相关规范要求,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与道德观念,彰显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精神的重要性,同时诚信精神是防治一些会计人员做假账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要求。
2.3完善监督体系建设
建立外部监督约束机制要完善社会监督体系,这是制止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保证。首先是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其次,是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与权威性,加强对信息准则和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验证性。同时健全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这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一道重要关卡;最后,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强化对企业外部监督,包括政府审计机构、财税部门、银监会等加强审计检查监督,并与会计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会计信息规范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培训。
2.4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
政府部门可根据企业提供虚假信息用途的特点,完善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任何需要企业会计信息的部门都可以通过也必须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查询企业的各项信息。企业几乎都要与税务、银行等金融机构打交道,税务、银行势必都要求企业提供各类财务信息,如果两个相反口径的部门都使用唯一的一套信息共享平台,那么任何企业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就无处藏身,也无“用武之地”,形成对企业会计做假账的有效治理。
结语:企业会计出现做假账的行为,究其根本原因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会计人员职业操守不过关,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与监督机制存在疏漏等,给予了会计做假账的机会。为了避免企业会计做假账行为,首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做假账的根本原因入手,找到问题的出处,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像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教育培训,以及进一步的完善监督机制等,才可形成对企业会计做假账现象的有力扼制。
参考文献:
[1]韩长友.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20,(18):2.
[2]曾杜林.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大众商务,20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