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钻前工程施工企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管理探讨

张邦熊

四川蜀渝石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610084

摘要: 本文以川渝地区石油钻前工程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钻前工程施工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历程,结合目前企业开展的绿色低碳实践成效,分析了影响钻前工程绿色施工的因素,探讨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化措施,对钻前工程施工企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钻前工程;绿色施工;资源化利用
DOI:10.12721/ccn.2024.15700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钻井工程是油气勘探开采的重要前期工作,而其中的钻前工程则是钻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石油钻前工程施工企业为适应国家新形势、新要求,积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应不断拓展绿色低碳业务,大力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确保企业沿着可持续和健康道路发展,同时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由此来看,本文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1.钻前工程推行“绿色低碳”发展历程

1.1针对设备修建单独基础。新修公路、改建公路加宽部分为泥结石结构。此阶段的井场场面为泥结碎石结构,钻井废水容易渗入地面。井架基础为单一的条形基础和板式基础。池类结构均为条石安砌,容积较大,存放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钻井岩屑。因条石砌筑传统工艺,质量较难把控,池类有不同程度的渗漏,需要随时维修处理。放喷坑为耐火砖加钢板结构,时有烧垮现象,危及周边树木和庄稼。

1.2井场设备基础开始整合。部分井场的新修公路设计为混凝土结构,此阶段的井架基础设计出现了桩基,井场前场和右场场面为泥结石或水稳层结构。使用过程中未硬化部分依然会产生大量扬尘。池类结构开始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渗等级提高,无渗漏现象,杜绝了对周边农田污染,同时极大减少维修或返工处理。

2.钻前工程施工企业绿色低碳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绿色低碳环保意识不到位。企业对环保工作的认识还不足,还停留在污染防治这一比较基础片面的阶段。普遍认为在施工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就是环保,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低碳发展这一新的环保思想和理念认识还不全面。

2.2绿色低碳施工措施还不到位。绿色低碳相关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无相应的管理制度及目标;《施工组织设计》、《HSE作业计划书》中关于绿色施工内容相对缺乏,项目无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或环境施工保护计划,对环境保护、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没有具体可操作性和具有建设性的细化措施。没能将绿色环保作为前提和依据融入施工过程,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都还存在不足。绿色低碳管理理念没有完全统一起来,受投资控制影响,建设单位对绿色施工的认识还不到位;坚持效益和节约优先,施工企业在施工设施配置方面存在不足;为满足使用功能和方便使用,使用单位随意改造结构面层。

3.钻前施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实践现状

3.1绿色施工初步开展。

3.1.1在井位勘定中减少土地占用和绿植破坏。在“地面服从地下”思想指导下,按照“少林地、少耕地”的原则参与井位选址,减少林地、耕地的破坏。充分利用地方已有道路,优选最优最短搬家线路,有效减少新建道路用地面积,减少绿植破坏。

3.1.2在施工中践行绿色低碳细化措施。一是钻前工程野外施工现场用电作业,有条件的现场临时用电,接入地方电网,减少柴油发电机发电。二是大力推广使用装配式会议室、移动环保厕所等,有条件的接入地方电网,减少柴油发电机发电。三是现场施工车辆清洗、混凝土养护用水、开挖土石方降尘、路面洒水降尘等,尽量收集天然雨水、山水等进行存储及使用,大大减少外购水的使用。四是采用设置集中搅拌站,对区域钻前工程所需混凝土集中搅拌和供料,大大较少了现场拌和混凝土和远距离购买混凝土,减少了现场拌和产生粉尘污染大气、泥浆污染土壤、地下水,实现提质增效。

3.1.3加强施工过程的土地和绿植保护。运用混凝土工艺、加筋土工艺,挂网覆盖、边坡植草等代替裸土边坡,确保井场、池类用地免遭废水污染,强化边坡绿植,减少水土流失,近五年保护建设用地约300余万平方米。在剑阁净化厂、龙岗西净化厂、双鱼石净化厂等多地大型厂区建设中推动土工布加筋土边坡等工艺的运用,有效减少石方、混凝土使用,减少挡墙修筑12万余方。通过撒草籽、覆盖等方式,强化耕植土集中堆放。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川渝地区完成110万余平方米耕植土保护。

3.3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有力推进。

3.3.1开展装配式构件在钻前工程中的试验应用。在全国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大背景下,钻前工程施工企业开展了装配式结构技术在钻前工程中应用研究,针对池类、方井、排水系统、挡土墙、附属设备基础、厕所、场面等砌筑、浇筑构筑物,采用传统施工方法,工期较长,提出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技术和模块化装配技术。在满足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的条件下,即安即用,缩短养护时间,重复周转使用,有利于土地复垦、减少建渣处置,保护了生态环境。

3.3.2开展钻井固体废弃物油基岩屑处置技术研究。密切关注国家颁布的危废处置相关标准、文件,与成熟环保企业合作开发油基岩屑资源化利用撬装设备,完善油基岩屑资源化再利用试验项目。

3.3.3开展脱油岩屑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页岩气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油基岩屑,我国每年因此产生的油基岩屑体积高达25万方。油基岩屑的堆放占用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为了拓展末端处置方法,高效处置油基岩屑,川渝地区钻前工程施工企业积极参与了脱油岩屑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开展了脱油岩屑在路基填料、无机稳定层以及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多方面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工程示范以及监测检测等,最终形成了应用于无机稳定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配方及施工技术。

4.钻前工程施工企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

4.1将绿色低碳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发展规划,企业应对设计、材料采购、绿色施工等各阶段进行“绿色低碳”控制,通过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减少绿地使用、减少林地占用、减少建(构)筑物新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实现“四节一保”。从施工前期,将“四节一环保”理念融入设计阶段,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设计阶段,形成具备钻前工程特色的减少(Reduce)资源使用、加大重复(Reuse)使用、加大资源化(Recycle)利用的“3R”绿色发展模式,通过科研成果转化、社会资源合作等多种方式,逐步实现“环境影响评价-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循环使用-资源化利用”全链条绿色发展。

4.2 加大企业日常绿色低碳贯彻落实。一是将机关办公区域节能节水管理要求纳入全年提质增效工作计划中,严格贯彻执行。二是加大对全员节能节水意识培训,大力宣传节能节水理念,将日常提醒融入到定期开展的HSE生产经营分析会中,并将实际行动付诸于日常工作生活,不良行为或习惯定期通报。三是将节能理念或要求纳入物资招标、采购中。集中采购能耗低,效率高的办公电脑,替换耗能高,落后和淘汰办公电脑;电脑显示屏设置成睡眠模式或节能模式,降低办公用品未使用时的能耗。

4.3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2020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修订,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作为处于勘探开发链的重要一节,石油钻前工程企业应积极参与固废处置工作,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和条件;同时应密切关注国家即将出台的危废处置相关标准文件,力争在钻井岩屑资源化再利用方面展现“开路先锋”精神,为开拓固废处置、资源化利用或清洁生产市场打下基础。

5.结论

本论文研究较大了的分析了川渝地区钻前工程施工企业绿色低碳管理现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推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提出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针对性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对保障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对类似企业推行绿色低碳发展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