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足球运动,还仍然存在较多缺陷和问题,再加上小学体育教学资源不够充分,从而导致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不能够得以有效开展,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广大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重视足球教学,并且在足球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学生有了足球运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型和运动积极性就会得到不断的提升,是这个小学体育教师和初中教师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模式。
1 提高小学体育与足球课兴趣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小学体育教育体系已经越来越完善。特别是在新课改理念下,可以预见通过实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老师和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表现,造成“唯分数为重”的错觉,使他们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体育运动和足球运动,更不愿意学习,导致身体素质较差,这无疑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提高小学体育和足球课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改变“分数就是一切”的传统观念,让他们重视体育,热爱足球,进而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承受压力的能力,通过体育和足球课程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以上,基本上是对提高小学体育足球课程趣味性的意义。
2 现阶段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基本情况分析
第一,缺乏基本的体育设施。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形势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小学基础设施落后甚至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城市小学,学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设施,学生可以接触和学习各种体育活动;但在农村小学,差距很大,农村小学的建设大多依靠当地经济收入,小学体育基础设施落后,学生只能在现场,没有办法在书本上练习各种体育运动,他们大多在体育学习上只存在理论上的贫乏,这使得农村学生在体育学习上落后于城市学生,导致严重失衡,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足球成为一种奢侈品,无法满足足球教学的需要。
第二,是对足球教学理念的误解。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却被完全忽视。一些学校和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开设体育课,这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即使有体育课,也往往被其他科目或学生的自由活动占据。在少数情况下,随着考试季节的临近,学校甚至取消了体育课,完全放弃了其他科目。出于对老师的敬畏,学生们什么也做不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足球运动,影响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学校缺乏专业教师。目前,许多小学体育教师是非专业的,尤其是足球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大多以书本或网上收藏为主,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专业教师教学生学习足球会严重影响学生正确掌握足球知识和技能。一些足球问题教师无法解决,影响了足球教学质量,使学生对足球学习失去兴趣和耐心。
3 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提高策略
3.1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想要提高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足球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让小学生对足球学习充满兴趣和热情,也就是让足球教学更具趣味性,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转变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还应当不断进行学习,增强自身对足球教学的专业认识,在教学的同时利用这些专业知识来指引自己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以此来增强足球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之时,教师应当注意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合到一起,给与小学生更多的实践训练机会,让小学生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领会足球运动的各种技巧、方法、规则等,这样也能增强小学生对足球学习的兴趣。
3.2 完善足球运动场地设施
足球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必要的运动设施和场地,特别是在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之时,场地设施都是最为基本的保障。足球本身作为一种竞技性的体育活动,需要的场地面积相对较大,对场地的实际位置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场地设施都不满足足球运动的条件,那么教师就只能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来开展足球教学,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必然会被大幅缩减,而没有实践教学活动的辅助,足球教学必然会显得枯燥单调,根本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因此,想要增强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趣味性,完善足球运动场地设施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学校要注意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为小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必要的足球训练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保障,让足球教学能够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增强足球教学的趣味性。
3.3 展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小学生基本上就是处在完全被动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很难生出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同时其思维、创新创造意识等的发展均处于被束缚的状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比较低落。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之时,应当注意展现小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的思维、创新创造意识等的发展能够摆脱束缚,这样小学生也就更愿意积极主动的区进行足球知识、技巧等的学习,足球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就更具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之时要注意营造出比较民主和谐的氛围,给与小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勇气和机会,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都拥有着较高的地位,是非常受教师关注的,这样小学生会从内心深处生出主动进行足球学习的欲望,足球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浓厚。
3.4 利用游戏开展教学
小学生本身对游戏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足球教学活动,这样也能增强足球教学的趣味性,提升足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在讲授“脚背正面接球”这一足球技术时,教师在讲授完其基本理论知识和动作指导之后,让小学生自由练习一段时间,然后组织起开展一个脚背接球传球的比赛,将小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用脚背进行接球传球,出现失误最多的小组被判定为失败者,并且通过才艺展示的方式对其进行惩罚。这样不仅能够活跃气氛,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还能很好的增强足球训练的趣味性,从而获得很好的足球教学成效。
3.5 积极营造有趣的足球教学氛围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实施小学体育足球教育活动,积极提高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营造有趣的足球教室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足球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积极营造浓厚的足球教育氛围,教育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足球教育观念,注重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相应的足球教育活动。其次,学校需提升水平,通过小学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形成自己独特的足球教育体系,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的足球教育氛围。
3.6 组织教师系统学习足球训练技能
体育教师具有很强的运动天赋和运动技能,要系统地研究足球训练的注意事项,让老师满意,不断地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足球技术的同时,教师应该改进自己的教育和管理方式。例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最敏锐的视角去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特征。有的学生有爆发力,适合冲锋。有的学生比较稳重,适合当守门员。这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比如,一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考虑给学生布置困难的任务,更有效地训练学生,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团队成员。
3.7 开展足球比赛,培养学生足球训练习惯
对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比赛效果。教师可以设置交叉训练和比赛,养成良好的足球习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后,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比赛,并总结分析比赛失分的原因。比赛结束后,有针对性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比如,老师向学生讲解相应的足球技术、踢带球动作、游戏规则;老师先组织学生进行训练,然后分组进行游戏。运用竞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提高足球技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训练,形成良好的运动训练习惯,并能在训练过程中学习足球技能,掌握相应的足球比赛经验,运球和传球能力以及相应的游戏规则等知识和内容,为了促进学生表现更好,我准备做足球训练。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足球运动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行时,使得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需要对小学体育足球运动进行重视,并不断推进小学体育足球运动的发展,使得小学生在小学体育足球运动过程中受过学习兴趣和体育运动技能,并使得学生在小学体育运动的影响下不断健康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建新.增强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路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47.
[2]仲伟浩.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9(08):277-278.
[3]丁志刚.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的趣味性[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1):139+141.
[4]胡超.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J].新课程(小学),2015(11):175.
[5]胡军玲.增强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4(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