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为一项交际语言,不仅在专业英语工作中有所应用,而且在各个行业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高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该以此为依托,加强学生英语应用的能力,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提供重要的动力。现阶段,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通过对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适宜的调整,以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雄厚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临走出去的问题,即需要更多的具备一定外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纪实片《美国工厂》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现象,中国的玻璃制造企业到美国建厂,大量的中国技术工人被派往美国进行技术指导和监工,语言关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而语言的学习、掌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就为我们高职院校的英语学科教学提出了急迫的、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一)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单一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仍然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实时状态,“填鸭式”教学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理论为主的教学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听说方面的培养,以致学生学习多年仍处于“哑巴英语”阶段,不会讲,不愿讲,不敢讲。教师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互动,很少放慢节奏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环节,不会更高效地组织学生讨论等。
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单一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存在这种现象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的传授这是传统英语教学的模式,而且总是墨守成规地采用一种教学模式,这难免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在现代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才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局。这种单一模式的英语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会出现排斥的现象,消极怠慢,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应该做出一定的改革。
(二)教学活动缺乏与专业教学的匹配与衔接
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只有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才能够在社会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英语教学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科目,也是每个专业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掌握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非常重要。但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部分院校都缺乏专业性和差异化,英语教学没有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缺乏针对性,导致英语教学与专业诉求脱节,这不利于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英语的实际价值不仅是掌握日常交际用语,还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在对每个专业进行深入分析后,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宜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英语教学的价值。而英语教学的独立性,不利于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深度发展,所以还应该加强英语教学与各专业间的融合性。
(三)高职英语教学缺乏职业性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从事于技术、生产、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主要目的不应是像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一样为了进行理论学习、学术研究,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将来所从事专业相关的业务工作。需要掌握的英语知识的纵深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教育部曾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然而,在中国的很多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与教育部要求背道而驰,严重不符,英语教材普遍重理论,而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多数高职生由于理论基础普遍较差,从而听不懂,进而没兴趣,英语课程最终形同虚设。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提前做好应对职场该有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够生存下去。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缺乏职业理念,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理念的灌输,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对自己的重要性,也没有将学习英语与自己以后的工作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在学习时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撑。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听、说、读、写为主,都是在课堂上进行,而在实践锻炼方面却缺乏相应的培养,导致学生都是纸上谈兵,在工作后无法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这些都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在职业能力方面的缺失,不利于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
(四)师资队伍综合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对师资力量建设应该具有一定的特色。但是现阶段有些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多只是在自己专业范围内进行教学,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意识不强,教学理念传统,自我认知能力不佳。所以在教学时,只是单纯地将教材中的内容照搬给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水平,应该在师资力量方面进行改善。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一)正视学生基础,合理选择教材
教材是引导教学的一盏“航灯”,好的教材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充分调动,是否符合学生的程度从而教学目标能否达到,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等问题。对高职学生群体来说,好的英语教材首先应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真正把握轻理论,重实用的原则,多加入实用性强的各种日常对话,降低难度与进度,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与消化。其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可以依据各专业的不同,编制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英语教学辅助教材。教材的设计上,应该以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专业、岗位用语为主,并辅以相應的课堂活动安排。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会面临开拓海外市场,与外国友人进行商业往来的场景,那么教材中可选编与客户的日常对话、报关用语、价格谈判用语、产品介绍用语、电子邮件的书写等知识点。实用性强,针对性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
(二)改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在信息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应该适时改革,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但是如何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因素。多媒体是高职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媒体多样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
慕课和微课也是比较新兴的教学途径,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英语教师可以挑选比较优质的慕课课程,在与本校教学大纲比较后,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参与慕课学习。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即可进行慕课学习,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进行碎片化学习,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散的时间。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英语课堂内容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教师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课堂“满堂灌”的僵局,使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对知识点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视频,将每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在知识点提炼后再预留与知识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练习,这样学生可大大节省学习时间。但是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师也是一种考验,教师应该时刻对学生进行督促,让学生有效利用时间,才能够确保这种教学模式发挥作用。
(三)加强英语教学与专业学科间的融合性
高職英语教学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融合性,在教会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不断拓宽英语教学的范围,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英语教学的实际价值。所以高职英语教师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其他学科有所了解,针对每个学科的特殊,制定出差异化策略,在统一教授英语专业基础知识之后,要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加强对专业术语以及专业资料阅读的教学。这样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英语的日常交际用语,还能够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不断研究。比如,对进口技术和进口设备说明书的阅读、对自己专业领域英语资料的研究及在跨国企业中的交流沟通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帮助。这也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学的特殊性,受到职业院校教学目标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就应该具有针对性。
(四)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
高职英语教学应该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学生入学即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职业理念的认识到职业技能的掌握,最后到职业素养的培养,只有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社会竞争的残酷性,通过各种案例向学生讲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以及英语对学生以后工作的帮助,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教学,还应该拓展英语学习范围,加强与专业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学校内部创设“英语角”,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能够加强英语口语的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日常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只有亲身体验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还能够加强学生英语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运用英语的,为以后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应继续扩充英语教师队伍,完全摒弃英语大班授课这一不符合高职学校语言学习规律的做法,逐步达到每班不超过三十人的规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实践、展示、锻炼。另外,作为高职院校,应继续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新招录的英语教师要求其有在企业实战的履历。学校对已经在职的中青年英语教师,实实在在为其提供从事实践教学的条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他们深入企业学习与学校所开设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定期到社会第一线了解企业技术与英语专业融合的应用,使理论型教师逐渐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转变,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对口,技术过硬的高职“双师型”人才队伍。
英语教学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学科,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应该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英语教师不仅要能够向学生传授专业英语知识,而且还能够教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在校教师的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定期到校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或者组织校内教师定期到培训机构学习,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可在社会招募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以扩充英语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促进英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英语教学改革的其他措施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以确保改革的实效性,在真正意义上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英语教学的改革,除了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方面的改革,还可伴随其他多种形式的调整。比如在教学评价方面,不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应该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态度、应用能力等各项综合起来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英语学习与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这样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意义。英语教师还可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以赛促学,既能够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能够锻炼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
三、结语
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做好与其他各个学科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素质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理念以及师资队伍都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应该考虑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改善,才能够与现代高职教育方针相契合,为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彭彰燕,刘艳平.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经济师,2021(04):197-198.
[2]赵莹.信息技术辅助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4):59-61.
[3]刘露.“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海外英语,2021(05):92-93+95.
[4]郝爽.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和促进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3):297-298.
[5]叶砾.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视域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1):135-136.
[6]王慧媛.浅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知识文库,2019(18):202.
[7]刘芳颖.基于慕课教育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127.
[8]张庆月,廖洁.“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校园英语,2018(41):74-75.
[9]宋菊香.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8(81):117.
[10]强薇.信息化时代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学园,2018,11(22):48-49.